人永遠也賺不到自己認知之外的錢,尤其在資本市場更是如此。
每一輪牛市的財富神話,都會吸引大批散戶蜂擁而至。你以爲是機會,可能只是操盤手早就設好的局。比如當年Filecoin,概念聽起來確實動人:“打造一個不被政府掌控的數據存儲系統,任何人都能自由上傳、加密、分佈式保存數據”。
講得多麼自由、多麼未來。誰不向往一個私密、透明、安全的世界?但理想歸理想,現實的代價就是數不清的“礦機投資”、高價買入FIL代幣,最後血本無歸。
最高潮時,FIL從1美元炒到238美元,媒體洗腦式宣傳,礦機幾十萬一臺還一機難求。一堆人真的以爲,這是“第二個比特幣”,結果上線即巔峯,一年不到直接暴跌歸零,留下的是一地雞毛的財富幻夢。
爲什麼自由存儲的理念行不通?因爲它對技術、硬件、運維要求太高,成本極其龐大。更何況你所謂的“自由存儲”,到最後控制權依舊集中在少數大機構手中,那還叫什麼去中心化?
很多人不是不努力,而是努力錯了方向。你以爲FIL是未來,實際只是舊瓶裝新酒的“財富收割機”。資本從不講情懷,只認收割效率。
自由的夢最終還是要回到現實。別再一廂情願幻想下一個比特幣,任何看似偉大的概念,如果離開了落地能力與用戶價值,只不過是一個用來包裝的外殼。
醒醒吧,別再爲不屬於你的認知買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