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方法我用了6年了,從最初的不到1萬的本金入幣圈到現在,賺到了800多萬!

散戶怎樣才能在市場生存?

首先,炒幣要看市場環境,看大盤趨勢,要摒棄“輕大盤重個幣"的思想。遵循趨勢爲王。要懂得賺錢只因市場強,虧錢只因你逞強。

不要一年365天,一天24小時,天天持幣,天天炒幣。牛市可以,熊市千萬不可以,該空倉就空倉,該持幣就持幣,該逃離場就離場,踏準大盤節奏。專做波段,趨勢,不要頻繁追漲殺跌玩短線。

1、買入

買入時機至關重要,不在高位接盤,不在低位割肉,只在趨勢確立時介入。

2、賣出

賣出時機同樣關鍵,不貪最後一點利潤,不抱僥倖心理,見好就收。

3、止損

止損是藝術,不是無情,設定止損點,嚴格執行,避兔小錯變大錯。

4、止盈

止盈是智慧,不盲目追求最高點,達到預期收益,及時鎖定利潤。

5、耐心

耐心是金,不頻繁交易,不盲目跟風,等待最佳時機。

6、紀律

紀律是鐵,不受情緒左右,不違背交易計劃,堅守規則。

7、資訊

資訊是翼,關注市場動態,捕捉政策風向,洞察行業變化。

8、心態

心態是基,不因一時的漲跌而喜悲,保持平和,理性對待。

9、學習

學習是源,不斷充實自己,提升分析能力,適應市場變化。

10、風控

風控是命,不借錢炒幣,不重倉單一幣種,分散風險。

廢話不多說,直接上乾貨

什麼是移動平均線?

移動平均線的類型和公式

如何在圖表添加移動平均線

移動平均線的交易應用

多條均線的結合應用

如何選擇均線的參數

移動平均線的優勢和缺點

總結

移動平均線作爲技術指標的敲門磚,是每個交易新手必學的技術分析,也是市面上最被廣泛使用的技術指標。本章我們將探討移動平均線有何特過人之處,它如何幫助投資者做出交易決策?本文將深入解析移動平均線的含義、類型與計算方式,以及其在交易中的實際應用。最後,在給大家建議該怎麼調整自己的均線參數。什麼是移動平均線?移動平均線(Moving Average,MA)簡稱均線,是技術分析中最常用的指標之一,用於幫助交易員平滑價格波動,從而更清晰地觀察價格趨勢。它通過計算一定時間內的平均K線收盤價,將價格的短期波動消除,幫助投資者判斷市場是處於多頭還是空頭趨勢。

在圖中能看到移動平均會把K線價格的波動修平滑。那爲什麼參數越大的均線,價格會被修得越平滑呢?這與其公式有關,接下來我們便來了解均線到底是怎麼形成的。

移動平均線的類型和公式

移動平均線的計算方式是基於一定時段內的K線收盤價,對其進行加權或非加權的平均計算。較爲常見的移動平均線包括:

簡單移動平均線+(Simple Moving Average,SMA)

指數移動平均線+(Exponential Moving Average,EMA)

加權移動平均線+(Weighted Moving Average,WMA).

1.簡單移動平均線(SMA)

簡單移動平均線(Simple Moving Average,SMA)是最基本的移動平均線。以下是SMA的計算公式:

SMA=n日收盤價總和/n

通過將特定範圍內的K線收盤價總和除以天數n,可以計算出當日的SMA。SMA對所有數據的權重相同,因此價格的波動較爲平滑。

例子:

假設某股票最近5天的收盤價格分別爲:100、102、101、104、103。

計算結果:5 日SMA爲102。

這一種均線是比較簡單計算,但它是以平均價格做參考,所以對近期價格的波動反應比較慢。隨着n的增加,簡單移動平均線與現有狀況的關聯也就也越弱,有時候可能與現在的狀況不符。

2.指數移動平均線(EMA)

指數移動平均線(Exponential Moving Average,EMA)在計算過程中會給予不同時期的收盤價不同的權重,其中較新的K線收盤價有更高的權重,因此EMA對價格的變動反應更靈敏,數據也會比 SMA更貼近市場價。

EMA適用於波動較大的市場,或者當交易員希望抓住短期趨勢的情況下。

EMA=(今日收盤價Xa) +【昨日EMAX(1-a)]

平滑係數a是一個調節參數,根據計算天數n確定:

a=2/(n+1)

計算步驟:

第一步:計算a。假設n=10,則a=2/(10+1)=0.182

第二步:使用SMA作爲第一天EMA的值。

第三步:從第二天開始,使用EMA計算公式。例子:

假設某股票最近3天的收盤價爲100、102、104,計算3 日EMA(簡化過程):

第一天:

SMA=(100 +102+104)/3=102(作爲起始EMA)。第二天EMA:

a=2/(3+1)=0.5

今日價格=102,昨日EMA=102。

EMA=(102x0.5)+(102x0.5)=102第三天EMA:

今日價格=104,昨日EMA=102。

EMA=(104x0.5)+(102x0.5)=103

3.加權移動平均線(WMA)

加權移動平均線(Weighted Moving Average,WMA)與EMA相似,但它不使用指數衰減的方式,而是按線性遞減分配權重。WMA適用於波動性適中的市場,交易員希望平滑價格但又能快速跟隨趨勢。

例如,在一個5日WMA中,第1天的權重爲1,第2天的權重爲2,依此類推,第5天的權重爲5。

例子:

假設某幣最近3天的收盤價爲100、102、104,計算3 日WMA:

權重分別爲1(第1天)、2 (第2天)、3(第3天)。

計算公式:WMA=((100*1)+(102*2)+(104*3))/(1+2+3)=616/6=102.67

計算結果:3日WMA爲102.67。

移動平均線的交易應用

作爲金融市場中最常用的技術指標之一,均線有多種不同的交易應用。均線在交易中的作用分別爲:

用於趨勢判斷

作爲支撐與阻力參考

用於發現趨勢轉換點

1.用於趨勢判斷

趨勢是交易的核心之一,均線可以直觀的反映價格趨勢的方向,幫助交易員確認當前市場處於上升還是下跌趨勢。

當價格一直處於均線上方時,大概率會是上升趨勢

當價格一直處於均線下方時,大概率會是下跌趨勢

以上圖香港恆生指數HK50爲例,我們可以看到當價格處於20日均線下方且均線呈現下跌形態時,資產價格走出了一個明顯的下跌趨勢;而當價格處於20日線上方且均線呈現上升形態時,資產價格走出了一個上升趨勢。

2.作爲支撐與阻力

均線在不同的市場條件下,能充當動態的支撐或壓力位,幫助交易員判斷價格的潛在反彈點或突破點。

從上圖標準普爾500的例子中,我們可以看到,當資產價格在下跌至均線附近時都會得到一定程度的支撐;而當價格跌破均線後,該均線就成爲了阻力位。

3.用黃金交叉+與死亡交叉+於判斷趨勢轉換

均線的交叉點經常被用來作爲買入或賣出的信號。常見的交叉策略包括黃金交叉(短期均線往上突破長期均線)和死亡交叉(短期均線往下跌破長期均線).

以上圖美元兌日元爲例,當美元兌日元的10日SMA往下跌破20日SMA後加速下跌,形成了一個明顯的下跌趨勢;而當10日SMA往上突破20日SMA後,該趨勢出現了反轉,又下跌趨勢轉換爲上升趨勢。

多條均線的結合應用

均線是可以多條結合一起使用的,這能幫助交易員更清晰地判斷市場趨勢。

1.均線多頭排列

短期、中期、長期均線由下至上依次排列,且均呈現向上傾斜,顯示強烈的多頭趨勢。

交易應用:考慮持有多頭倉位,並在短期均線回調時加倉。

2.均線空頭排列

短期、中期、長期均線由上至下依次排列,且均呈現向下傾斜,顯示強烈的空頭趨勢。

交易應用:考慮持有空頭倉位,並在短期均線反彈時加倉。

3.均線糾結

當多條均線趨於平行且交織,顯示市場可能處於震盪或即將迎來突破。

交易應用:觀察價格突破均線糾結的方向,選擇進場點。

如何選擇均線的參數

均線的參數設定在交易中是非常重要的,因爲不同的參數會直接影響產生的交易信號。那麼我們應該如何選擇均線的參數呢?

1.均線的時間週期分類

根據時間週期,均線基本可以分爲三類:

短期均線(5日、10日)

特點:反應快速,對市場變動較爲敏感。適合短線交易員進行日內交易或短期波段操作。

應用場景:捕捉短期價格變動,例如突破、回調和反彈。

中期均線(20日、50日)

特點:平衡敏感性與穩定性,能有效識別波段趨勢。適合波段交易員,想要捕捉一段完整趨勢。

應用場景:判斷市場趨勢的穩定性,過濾短期波動的噪音。

長期均線(100日、200日)

特點:反應較慢,但更能反映長期市場趨勢。適合長期投資者。

應用場景:用來判斷牛市或熊市,並作爲主要支撐或阻力位。

2.根據交易風格選擇參數

日內交易者

建議均線參數:5 日EMA、10 日EMA

理由:日內交易需要快速反應,因此短期EMA更適合捕捉即時價格波動。

應用:當5 日EMA上穿10 日EMA,觸發買入信號;反之觸發賣出信號。

短線波段交易者

建議均線參數:10 日EMA、20 日EMA

理由:短線波段交易需要平衡靈敏度與穩定性,20 日EMA能反映近期趨勢,過濾短期噪音。

應用:當價格站穩20日EMA上方時考慮買入;跌破20 日EMA時考慮賣出。

中長期投資者

建議均線參數:50日SMA、100 日SMA、200日SMA

理由:長期投資注重大趨勢判斷,200 日SMA是重要的牛熊分界線。

應用:價格上穿200 日SMA,代表進入長期多頭市場,適合逢低佈局;價格下穿200 日SMA,代表市場轉弱,應謹慎操作。

3.如何根據市場特性選擇參數

高波動市場(如加密貨幣、科技股)

市場波動劇烈,適合使用靈敏度高的均線,例如短期EMA (5、10 日)。

理由:EMA能更快速地反映市場變化,讓交易員及時調整策略。

低波動市場(如大型藍籌股、穩定型資產)

市場穩定,適合使用平滑性較好的SMA(20、50、200日)。

理由:SMA能過濾不必要的短期噪音,讓交易員專注於中長期趨勢。

震盪市場

在價格橫盤整理、震盪期間,移動平均線容易被頻繁穿越。

建議:結合多條移動平均線(如5、10、20 日SMA),觀察均線是否糾結,以及價格突破糾結後的方向。

移動平均線的優勢和缺點

雖然移動平均線是金融市場中最被廣泛使用的技術指標之一,但它並非完美無缺。接下來,我們一看看移動平均線有哪些優勢和缺點。

1.移動平均線的優勢

平滑價格波動,過濾噪音

移動平均線通過平滑一段時間內的價格數據,能過濾掉短期價格波動的噪音,幫助交易員專注於主要趨勢。

靈活性高,適用於不同時間週期

移動平均線可以根據不同的交易週期設置參數,從短期(如5日、10日)到長期(如100日、200日).

例如,短期交易員可以選擇5日或10日移動平均線來捕捉短期波動,而長期投資者可以選擇200日的均線來判斷牛熊分界。

提供明確的交易信號

移動平均線的交叉(如黃金交叉、死亡交叉)和價格突破策略,能提供明確的買賣信號。這些信號能幫助交易者制定清晰的進出場計畫,減少猶豫不決的情況。

2.移動平均線的缺點

滯後性強,反應較慢

移動平均線是基於過去價格數據計算的,無法預測未來,只能反映過去的趨勢。在市場發生快速反轉時,移動平均線會出現滯後,導致進場或出場信號延遲。

例如,當市場快速拉昇或暴跌時,價格可能早已完成一輪波動,而移動平均線的交叉信號纔剛剛出現,錯失最佳交易時機。

無法應對震盪行情,容易產生假信號

在橫盤整理或震盪行情中,價格會頻繁穿越移動平均線,導致頻繁出現假信號,容易讓交易員頻繁進出場,增加交易成本。

例如,在震盪區間內,短期MA(如5日或10日)頻繁與價格交叉,但實際趨勢未明確,導致虧損。

難以捕捉極端行情或市場突變

移動平均線無法應對突發的市場事件或劇烈波動,可能會錯過重大趨勢或反轉信號。

例如,當重大新聞導致市場突然暴漲或暴跌時,移動平均線的交易信號通常會滯後於價格。

總結

移動平均線是技術分析中最常用的指標之一,透過平滑價格波動來判斷市場趨勢並提供交易信號。它包含簡單移動平均線(SMA)、指數移動平均線(EMA)、加權移動平均線(WMA)等類型,可用於趨勢判斷、支撐與阻力分析,以及發現趨勢轉換點。短期均線適合快速反應的交易者,中長期均線則有助於捕捉穩定的趨勢走勢。雖然移動平均線易於理解,能有效過濾噪音,但其滯後性和震盪行情中的假信號需謹慎應對。想要更深入地瞭解與調整均線,必須通過不斷的嘗試摸索。

幣圈圍幣有哪些策略?

幣圈有這樣一個現象,炒幣的人佔很大比重,而囤幣的人卻寥寥無幾。但到頭來真正能在幣圈獲利

的,往往會是這些囤幣的人。

從本質上看,炒幣是通過短線交易買入和賣出賺差價,而囤幣不同,它是看準某個幣的投資價值,

持續買入等待升值。

由於炒幣門檻低,上手比較簡單,而且很容易在短時間內盈利,因此多數投資者,尤其是新手都會

更喜歡炒幣而不是囤幣。縱觀整個投資市場,幾乎也都是這種現象,短線是大部分人的選擇。

一旦嚐到一點甜頭,便癡迷於炒幣。人天生就帶有這種賭徒的心態,只是賺了一點,便自信爆棚,

加大建倉。反觀虧了一點,又終日惶惶不安,心態幾近崩漬,陷入一種惡性的循環,最終的結果只

能是剖肉離場。

囤幣則更需具備技術,需要對行情有一個正確的判斷和了解,找準了囤入的時間,後續能有十分可

觀的盈利,只是熊市轉牛市的時間會比較長,更需要耐心等待。

囤幣有哪些策略.

第一,屯幣種類不要過多,儘量不要超過六種,儘量屯三到四年都不太可能死掉的超級主流幣。如

果實在不好選或不會選就只屯比特幣+。

第二,屯幣要適度分散,不要只屯一種,可以選擇三到六種,避免出現黑天鵝事件。

第三,屯幣多參考參考那些大儲們屯的種類,多少有一些參考價值。因爲大儲們很多都是12到13年

過來的老人,有經驗。

第四,屯幣方式儘量選擇定投,在比特幣長期低量盤整或圓弧底的啓動初期時開始定投,儘量避開

下跌趨勢。

第五,屯幣心態上要有悲觀預期,熊市或牛市初期的屯幣就是來買跌買套的,所以眼光要放長遠一

些,爲的是兩年後牛市的大豐收。因此儘量用不影響生活的閒錢。即便是比特幣,再下跌40%到

80%也是有可能遇到的。但是隻要屯的是比特幣,就有漲回來的一天。

第六,屯幣不要用槓桿或用很少很少的槓桿,現在中心化交易所+的合約槓桿充滿了不公和內幕,屯幣派不要用槓桿,很容易突然爆倉。及時要用一定用現貨的槓桿。

長期圍幣者最忌諱的三件事

1、一步到位,囤幣價格過高。

要長期囤,良好的心態非常重要,如果不是定投,而是一次高位建倉,再怎麼安慰自己是長期投資,在帳面浮虧之前,焦躁的心情還是難以揮去。

2、自我懷疑,半途而廢

每逢熊市,進場的人都特別少,就算比特幣資產價值“腰斬"甚至“腳斬”,願意在三千美金買比特幣的人遠少於願意在一萬美金買比特幣的人,定投也一樣面臨煎熬。出現這種情況,其實最大的問題不是行情熊,而是入場時是否是自己思考的結果,還是聽說了大佬、朋友的“成功案例”而入場?對於長期投資者來說,一定要有自己觀點、按計劃執行、不懼逆流而上,審時度勢、從善如流也得加入自己的理解來進行判斷,最終通過操作來驗證認知。

3、保管不當,祕鑰丟失。

有不少長期的囤幣者,最後忘記了私鑰。比特幣如今雖然值錢,但也已有數百萬的比特幣因各種原因已再難找回。

炒幣和囤幣的區別就是炒股短線和長線的區別。看好了一隻股票,長期持有,風險反而比短線小。比特幣長期持有,大概率是賺錢的。短期反而風險很大,容易血本無歸。所以才說“炒幣不如囤幣”,炒幣是二級市場短線交易,囤幣是二級市場買現貨低吸高拋。

#Strategy增持比特币 #山寨季何时到来?

$B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