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幣 10 年,從 3 萬本金到如今的千萬資產,我見過太多人帶着 “一夜暴富” 的夢衝進來,最後連本金都剩不下。

今天掏心窩子說句實話:幣圈確實能改變命運,但 90% 的人輸在了 “用賭徒心態做交易”。這篇文章,把我踩過的坑、賺過的錢背後的邏輯掰開揉碎了說,新人看懂至少少走 5 年彎路。

一、能讓你活下來的 3 條鐵律,比任何指標都重要

  1. 資金管理不是選擇題,是生存題


    我剛入市時喫過最痛的虧:全倉梭哈一個山寨幣,3 天爆倉,半年白乾。後來悟透一個道理:幣圈賺錢的前提是 “活得久”


    我的做法是:把本金分成 5 份,每次只動 1 份,單票虧損絕不超過 10%,總資金月虧損達 20% 就停手覆盤。哪怕連續錯 5 次,剩下的資金還能讓你有翻本的機會。


    見過太多人用 “賭徒式加倉”:虧了就補倉,越補越虧,最後連翻身的本金都沒了。記住:保住本金,比抓 10 個漲停更重要

  2. 趨勢裏撿錢,逆市裏送命


    2021 年牛市,我靠 ETH 從 1000U 拿到 4000U,不是因爲我預測準,而是我看懂了 “趨勢不可逆”。日線圖上 30 日、120 日均線拐頭向上時,哪怕中間有回調,大方向也是漲的;反之,均線向下發散時,任何反彈都是誘多。


    新人最容易犯的錯:跌了就喊 “抄底”,漲了就怕 “踏空”。其實行情就像潮水,你擋不住它上漲,也攔不住它下跌,順着走就能撿到錢,逆着來只會被拍在沙灘上

  3. 技術指標是工具,不是聖旨


    我現在只用 MACD 和成交量兩個指標,但早年把市面上的指標學了個遍,最後發現:越複雜的指標,越容易騙自己


    MACD 在 0 軸上方金叉,配合成交量放大,這是強信號;0 軸下方死叉,成交量突然萎縮,大概率要跌。但記住:指標是滯後的,它告訴你 “過去發生了什麼”,而不是 “未來會怎樣”。真正的高手,是用指標驗證趨勢,而不是靠指標預測趨勢。

二、散戶最容易踩的 3 個坑,避開就是賺

  1. 別信 “長線死拿能暴富”


    除了 BTC,沒有任何幣種值得你拿 3 年以上。2018 年我拿過一個山寨幣,從 10U 跌到 0.1U,當時信了 “鑽石手” 的鬼話,最後本金虧光。後來才明白:幣圈體量越來越大,垃圾幣只會歸零,不會翻身


    我的原則:長線只留 BTC 和 ETH,倉位不超過 50%;其他幣種,漲到目標就跑,絕不戀戰。

  2. 槓桿是加速器,不是提款機


    見過有人用 10 倍槓桿一天翻倍,也見過有人因爲 5 倍槓桿一夜爆倉 3000 萬。槓桿就像開車時的油門,會用的人能加速,不會用的人只會衝下懸崖。


    給新人的建議:前兩年別碰槓桿,用現貨練手;熟悉後最多用 5 倍,倉位絕不超過 30%,止損線設在 8%—— 一旦觸發,立刻砍倉,別等 “反彈”。

  3. 別追熱點,要等機會


    每次新熱點出來(比如前陣子的 AI 幣、DeFi 幣),總有散戶瘋搶,結果往往是接盤。我從來只做 “確定性機會”:比如某個幣種在低位橫盤 3 個月,突然放量突破關鍵阻力位,這時候進場,勝率遠高於追漲。


    記住:幣圈的機會永遠有,但你的本金只有一次。寧願錯過 10 個機會,也別踩 1 個坑。

三、短線和長線,到底該怎麼選?

很多人糾結 “做短線還是長線”,其實這就像問 “走路該用左腿還是右腿”—— 答案是 “交替着來”。

  • 牛市裏,長線倉位佔 70%:選 BTC、ETH 和賽道龍頭(比如 Layer2 裏的 ARB),均線不走壞就拿着,賺趨勢的錢。

  • 熊市裏,短線倉位佔 70%:盯着 15 分鐘、1 小時 K 線,賺 3-5 個點就跑,積少成多。

  • 無論牛熊,永遠留 30% 現金:這是你的 “救命錢”,行情突變時能補倉,機會來了能加倉。


我見過最厲害的散戶,熊市靠短線每月賺 10%-15%,牛市靠長線翻 5 倍,這纔是真正的 “兩條腿走路”。


最後想說:幣圈確實能改變命運,但它獎勵的不是 “運氣”,而是 “紀律”。10 年裏,我爆過倉、虧過錢,最後能站起來,靠的不是某一次押對了行情,而是把簡單的邏輯重複做、認真做。


如果你現在還在虧損,別慌 —— 先停下來,把上面的邏輯捋清楚,再進場。關注我#山寨季何时到来? #比特币巨鲸动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