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Lucas Tcheyan & Will Owens

編譯:深潮TechFlow

 

HyperEVM 是 Hyperliquid 的 EVM 兼容通用第 1 層區塊鏈,它開始顯示出早期的發展跡象。

 

儘管與 HyperCore(Hyperliquid 的旗艦永續合約平臺)相比,HyperEVM 的活動仍然較爲平淡,但自 2 月上線以來,HyperEVM 在交易量、總鎖定價值 (TVL) 和應用程序開發方面均實現了穩步增長。儘管缺乏強大的工具和直接的激勵計劃,HyperEVM 仍取得了這樣的進展。關鍵基礎設施的升級、日趨成熟的 DeFi 生態系統以及對潛在空投的日益增長的猜測,都爲 HyperEVM 的發展提供了動力。

 

最近發佈的 CoreWriter 更新標誌着生態系統迎來了關鍵時刻。通過啓用對 HyperCore 的完全寫入權限,CoreWriter 將解鎖一類原生集成在兩個層級上的新應用程序,進一步模糊兩個平臺之間的界限,並使 HyperEVM 從 Sidecar 演變爲 Hyperliquid 不斷擴展的鏈上金融堆棧的核心驅動力。

 

關鍵要點

 

HyperEVM 的開發工作正以迭代且可控的方式進行,以確保其活動不會影響 HyperCore。這給早期在該鏈上構建的團隊帶來了一些阻力,但並未阻止大量開發者發佈應用程序,目前已有超過 175 個團隊在 HyperEVM 上進行構建。

 

HyperEVM 已在 L1 網絡中按 TVL 排名第十。領先的應用主要由 DeFi 產品組成,尤其是借貸。這與 HyperEVM 爲 HyperCore 解鎖 DeFi 可組合性的目標一致。

 

HYPE 是 HyperEVM 的原生 Gas 代幣,每筆交易都會銷燬基礎手續費和優先手續費。迄今爲止,交易手續費已佔 HYPE 總供應量的 0.006%,但如果未來幾個月鏈上交易活動如預期般回升,銷燬量有望繼續增加。

 

用戶活躍度仍在追趕 HyperCore 的採用。隨着區塊鏈基礎設施和工具能夠更好地整合 HyperEVM 和 HyperCore,未來一個月 HyperCore 的採用率將進一步提升。

 

CoreWriter 的最新發布使 HyperEVM 上的智能合約能夠直接寫入 HyperCore,這是 HyperEVM 應用程序生態系統的一次重大解鎖,並將在未來幾個月推動應用程序部署和用戶活動的激增。

 

Hyperliquid 的更廣闊願景是將 HyperEVM 定位爲HyperCore 的補充金融層。未來,目標是創建一個垂直整合的 DeFi 堆棧,讓交易、借貸、金庫和質押功能在兩條鏈上原生共存。

 

HyperEVM 架構

 

Hyperliquid 有兩個相互關聯但又相互獨立的平臺:HyperEVM 和 HyperCore。其中,HyperCore 更爲知名,是 Hyperliquid 的永續合約期貨平臺,包含鏈上訂單簿、保證金系統和匹配引擎。自 2023 年推出以來,它一直主導着永續合約市場,甚至開始與中心化交易所的永續合約產品競爭。HyperEVM 是 Hyperliquid 兼容 EVM 的通用 L1 層。HyperCore 是一個較新的平臺,於 2 月 18 日發佈,旨在通過與通用智能合約平臺集成,爲 HyperCore 解鎖 DeFi 的可組合性。

 

這裏一個重要的區別是,HyperCore 和 HyperEVM 是獨立的鏈,但它們都由相同的 HyperBFT 共識機制(一種針對高吞吐量和低延遲系統優化的權益證明和拜占庭容錯機制的組合)和相同的驗證者集進行保護。這使得基於 HyperEVM 構建的應用程序能夠直接與 HyperCore 的現貨和永久訂單簿交互。

 

(來源:Hyperliquid Docs)

 

共識與執行

 

HyperEVM 採用「雙區塊架構」來解決速度和容量之間的權衡。每秒處理一次快速小區塊,Gas 上限爲 200 萬,使常規轉賬和交易幾乎可以立即完成。同時,每分鐘處理一次大區塊,Gas 上限爲 3000 萬,爲構建者提供了處理重量級任務的空間,例如部署大型智能合約或鑄造大量 NFT。該鏈的區塊延遲低於一秒,每秒最多支持 20 萬個訂單。

 

 

雖然 HyperEVM 擁有高吞吐量和低延遲的優勢,但其交易費用始終高於以太坊 L2 網絡,尤其是在鏈上擁堵時期。下圖比較了 HyperEVM 和七個 L2 網絡的每日交易費用中位數。

 

值得注意的是,HyperEVM 費用在高峯活動期間大幅飆升(每筆交易超過 0.30 美元)。

 

 

HYPE 是 HyperEVM 上的 Gas 代幣,HyperEVM 採用以太坊 EIP-1559 銷燬機制的改進版本,用於銷燬基礎費用和優先費用。該鏈兼容 EVM,使團隊能夠輕鬆地在 HyperEVM 上重新部署 EVM 智能合約。自上線以來,已有超過 55,000 個 HYPE 代幣被銷燬,佔 HYPE 總供應量的 0.006%。相比之下,HyperCore 平臺上已有超過 367,000 個 HYPE 因現貨交易手續費被銷燬。按當前 HYPE 39.12 美元/枚的市場價格計算,此次銷燬意味着自上線以來已銷燬超過 215 萬美元的 HYPE。5 月 26 日,每日銷燬量達到峯值 5,849 個 HYPE(約合 226,000 美元),與此同時合約部署和用戶活動也出現激增。隨着 HyperEVM 上活動的不斷擴大,其對 HYPE 總消耗的貢獻將顯著增長,從邊際消耗轉變爲長期供應減少的物質驅動力。

 

 

自 2 月份上線以來,HyperEVM 已處理超過 3000 萬筆交易,日交易量在第二季度穩步攀升。6 月份,日交易量達到峯值 411,120 筆,與此同時,多項關鍵技術也同步發佈,鏈上 NFT 和 memecoin 交易量也呈現上升趨勢。

 

 

技術升級

 

HyperEVM 上線時僅具備非常基礎的功能,包括與 HyperCore 進行 HYPE 的現貨轉賬,以及爲 DeFi 應用提供打包的 HYPE 合約。這是一次非常簡陋的發佈,該鏈缺少許多最終應該與其他通用 Layer-1 區分開來的關鍵功能,其中最顯著的就是與 HyperCore 的集成。

 

在發佈公告中,團隊表示,以如此原始的狀態發佈的原因之一是確保每個人都能「平等地訪問並在公平的競爭環境中起步」。此外,逐步推出的策略使他們能夠更安全地逐步升級系統,同時實時整合用戶反饋。據 HyperEVM 的開發團隊稱,缺乏完善的工具確實造成了一些阻力,但並沒有阻礙他們的開發進程。

 

自推出以來,該團隊對 HyperEVM 進行了多項技術更新,包括:

 

3 月 25 日: HyperCore 與 HyperEVM 連接,使用戶能夠在另一條鏈上交易一條鏈上的任何代幣。

4 月 30 日:啓動讀取預編譯,使 HyperEVM 智能合約能夠從 HyperCore 讀取狀態。

5 月 26 日:小區塊時長縮短一半至 1 秒,提升 HyperEVM 吞吐量。提升吞吐量仍然是團隊的首要技術重點,預計出塊時間將進一步縮短。

6 月 26 日:HyperEVM 區塊已更新,在取消之前對僅發佈訂單進行排序,以改善與 HyperCore 的集成。

7 月 5 日,HyperEVM 進行了更新,新增了名爲 CoreWriter 的預編譯程序。它使 HyperEVM 合約能夠直接寫入 HyperCore,包括下單、轉移現貨資產、管理金庫、質押 HYPE 等功能。此舉將 HyperEVM 從只能讀取 HyperCore 更新的鏈升級爲可以直接更新 HyperCore 狀態的鏈,這對於 HyperEVM 的獨特功能(下文將進一步討論)而言,將是重大的進步。團隊於 7 月 2 日宣佈了 CoreWriter 的首次升級,並於三天後正式部署(主網更新通常在週六部署)。

 

雖然 CoreWriter 代表着 HyperEVM 和 HyperCore 在統一方面邁出了重要一步,但它也存在一些侷限性。最值得注意的是,通過 CoreWriter 進行的寫入操作並非原子操作(深潮注:在多線程編程中,不會被線程調度機制打斷的操作,一旦開始,就一直運行到結束),這意味着智能合約無法在單筆交易中確認 HyperCore 上的訂單或狀態變更是否成功。這種異步設計是有意爲之,旨在最大限度地減少搶先交易,但它對更復雜或更依賴精度的交易策略提出了挑戰。因此,雖然 CoreWriter 允許新的應用程序類型,但其早期實現更傾向於那些能夠容忍異步執行或高成功率的用例,例如質押、金庫存款以及更簡單的程序化交互。鑑於 HyperEVM 和 HyperCore 之間交互的複雜性,Hyperliquid 團隊會持續迭代更新,逐步解鎖新功能,以確保它們不會影響 HyperCore 的功能。

 

HyperEVM 的應用生態系統

 

自推出以來,HyperEVM 生態系統發展迅速,已有超過 175 個項目在其鏈上公開構建,還有更多項目正在祕密構建中。開發者是任何新興生態系統的核心,Hyperliquid 憑藉其獨特的架構以及與 HyperCore 的集成,吸引了大批強大的開發者。HyperCore 是流動性最強的鏈上交易所之一,擁有龐大的用戶羣,可以輕鬆遷移到 HyperEVM。我們與許多之前在其他鏈上工作、現在正在 HyperEVM 上構建的團隊進行了交流,他們反覆強調,遷移的決定要麼源於持續的用戶需求,要麼源於應用程序需要更多流動性才能正常運行。此外,與許多其他 Layer-1 生態系統不同,Hyperliquid 無需專門的激勵/資助計劃就能吸引開發者。事實證明,HYPE 的成功,加上對未來空投(佔剩餘供應量的 42%)的預期,足以提供足夠的激勵。

 

HyperEVM 的總鎖定價值 (TVL) 自上線以來穩步攀升至 L1 排行榜,目前位列第十。TVL 的增長主要集中在幾個關鍵協議上(下文將詳細介紹)。重要的是,這種增長是在沒有任何流動性挖礦活動或生態系統激勵的情況下發生的。雖然 Hyperliquid 的大部分用戶和交易活動仍然在 HyperCore 上進行,但 HyperEVM 現在將自己定位爲整個堆棧的 DeFi 結算層。隨着 CoreWriter 即將解鎖 HyperCore 的寫入權限,TVL 將從被動資本(閒置借貸)轉變爲主動資本,與實時永續合約市場、金庫和訂單簿進行交易。

 

 

如下圖所示,生態系統的援助基金持有的 HYPE 代幣(2579 萬枚)仍高於 HyperEVM 整條鏈的 HYPE 代幣(約 2500 萬枚)。這種不平衡表明 HyperEVM 仍處於早期階段。隨着鏈上使用量的增長,我們預計會有更多閒置資金遷移到高效的 DeFi 用例中。

 

 

儘管 HyperEVM 早在 2 月份就已上線,但直到 5 月中旬,HyperEVM 上的智能合約部署才真正開始啓動。這主要歸因於幾個原因。HyperEVM 上線時缺乏 ERC-20 支持、區塊瀏覽器或可靠的索引器,這給開發者帶來了諸多限制。此外,Hyperliquid 團隊幾乎沒有提前告知 HyperEVM 的上線時間,導致許多團隊直到 HyperEVM 上線後纔開始全面開發和部署合約。隨着核心基礎設施和工具(例如跨虛擬機資產橋、合約索引和驗證工具)在 3 月和 4 月陸續推出,智能合約部署開始加速。隨着 CoreWriter 的推出,我們預計隨着應用程序更新其功能以及產品上市,智能合約部署將再次激增。

 

TVL 排名靠前的協議

 

HyperLend 是 HyperEVM 上 TVL 最高的項目,擁有 4.87 億美元,也是 HyperEVM 的主要借貸協議。它提供了許多標準的借貸功能,例如核心池,允許在單個池中提供或借入多種代幣;效率模式,允許用戶以更高的 TVL 借入相關資產;以及隔離池,將風險隔離到特定代幣對。6 月 10 日,HyperLend宣佈將重點轉向與 HyperCore 的集成。通過此最新更新,頭寸清算現在可以直接在 HyperEVM 上進行,也可以通過 HyperCore 上的跨鏈執行進行。這是 HyperEVM 與 HyperCore 的首次重大集成之一,很可能也是 Hyperliquid 創始人在推出 HyperEVM 時所設想的。通過 HyperCore 集成,HyperLend 現在爲清算人提供了三種不同的清算方式。有關 HyperLend 清算處理方式的完整概述,請查看該團隊在此處的帖子。該團隊還暗示他們正在開發利用 CoreWriter 版本的其他產品,但尚未公佈任何細節。

 

Felix 以 3.4 億美元的 TVL 位居第二,同時還提供一系列鏈上借貸產品。該應用程序有兩個核心原語:抵押債務頭寸市場和「vanilla」借貸市場。Felix 利用 Hyperliquid 的 EVM 兼容性作爲其後端基礎設施,將 Liquity 的 v2 架構用於其 CDP 穩定幣 feUSD,將 Morpho 的技術堆棧用於其vanilla借貸市場。今年 4 月,Felix宣佈推出 USDhl,這是一款由法幣支持的穩定幣,正在與穩定幣平臺 M0 合作開發。根據公開的鏈上數據,自推出以來,Felix 的穩定幣產品已爲 HyperEVM 生態系統貢獻了超過 1 億美元的穩定幣,其中大部分(7500 萬美元)來自 feUSD。Felix 還計劃在 CoreWriter 發佈後在 HyperCore 上集成清算功能。

 

HypurrFi 是 Hyperliquid 上第三大借貸應用,總鎖定價值 (TVL) 達 3.18 億美元。它自稱是 Hyperliquid 的「債務基礎設施提供商」。除了借貸服務外,HypurrFi 還提供超額抵押的穩定幣 USDXL、內置的去中心化交易所 (DEX) 以及收益金庫,供用戶部署資產。繼 5 月份美元兌日元 (USDXL) 脫鉤後,該團隊已將該穩定幣的發行上限下調至 500 萬美元,同時正在努力實施更穩健的掛鉤機制。

 

HyperSwap 和 KittenSwap 是 Hyperliquid 上主要的 AMM 去中心化交易所 (DEX),也是按總鎖定價值 (TVL) 計算的第四大和第五大應用。它們借鑑了常見的 EVM AMM 的設計,並提供與 Uniswap 類似的標準和集中流動性倉位。KittenSwap 還採用了 Curve 的 ve(3,3) 模型。CoreWriter 的發佈將顯著提升它們的功能,使這兩個 DEX 能夠集成 HyperCore 訂單簿,從而讓用戶的訂單可以通過 DEX 或訂單簿進行路由,以獲得最佳執行效果。

 

 

Unit Protocol 是 Hyperliquid 生態系統的資產代幣化層,支持在 HyperCore 和 HyperEVM 上跨鏈存取 BTC、ETH 和 SOL 等主流加密貨幣。Unit 運營着一個去中心化的守護者網絡,該網絡採用「鎖定鑄造」系統發行原生現貨資產,無需依賴中心化託管機構。截至 7 月 1 日,Unit 已在 HyperEVM 上部署了超過 1 億美元的 BTC 和 1300 萬美元的 ETH。

 

 

除了上面提到的示例之外,還有許多團隊正在開發依賴於 CoreWriter 集成的產品。以下是一些示例:

 

Kinetiq 是 Hyperliquid 上的流動性質押協議,可在 HyperCore 和 HyperEVM 上運行。它允許用戶質押 HyperCore 上的原生 HYPE 代幣,並獲得 kHYPE(一種可在 HyperEVM 上的 DeFi 應用中使用的流動性質押代幣)。Kinetiq 採用基於預言機的自主驗證者選擇系統,將 HYPE 動態委託給性能最高的驗證者,從而優化收益並保障網絡安全。爲了促進 HyperEVM 和 HyperCore 之間的質押操作,Kinetiq 將利用 CoreWriter,爲質押資產提供便捷的集成和流動性。CoreWriter 發佈僅幾天後,團隊就已表示計劃於 7 月 15 日發佈該產品。

 

Sentiment 是 HyperEVM 上的去中心化借貸協議,允許用戶以可自定義的槓桿借入和借出資產。它允許用戶質押資產(例如 Kinetiq 的 kHYPE 或其他 HyperEVM 代幣),以具有競爭力的利率借入 USDC 等穩定幣,從而促進槓桿流動性挖礦等策略。Sentiment 的智能合約即將通過 CoreWriter 與 HyperCore 交互,從而能夠實時訪問 Hyperliquid 的鏈上訂單簿,以進行抵押品估值和清算管理。

 

HyperDrive 和 Hyperwave 提供 HLP(一個社區擁有的協議庫,可在 HyperCore 上執行做市和清算策略)的代幣化版本。CoreWriter 的更新將使這些項目能夠更輕鬆地將 HLP 集成到 HyperEVM 不斷髮展的 DeFi 生態系統中。

 

Liminal 是基於 HyperCore 構建的 Delta 中性收益協議。Liminal 利用 Hyperliquid 的高性能交易基礎設施執行自動化、市場中性的策略,並從永續期貨市場獲取資金費用。其非託管設計確保用戶對資金的控制,機構賬戶則利用 Hyperliquid 的原生代理系統來確保交易執行的安全。CoreWriter 的發佈最終將使團隊能夠部署 HyperEVM 合約,供用戶管理 HyperCore 上的倉位。

 

Rysk 是一個基於 HyperEVM 的去中心化期權交易協議,它將備兌(深潮注:"備兌"指的是用持有的資產作爲擔保或保證的行爲)看漲期權轉化爲流動性強、可交易的原語。它允許用戶預先獲得收益,同時允許在 Hyperliquid 的 DeFi 生態系統中進行高級期權交易。Rysk 利用 HyperCore API 實時、直接在鏈上對衝買方期權流,但團隊計劃更新堆棧以集成 CoreWriter。這將降低備兌看漲期權的執行風險,併爲用戶提供更高的透明度。團隊還在探索其他選項,使用戶能夠使用 HyperEVM 和 CoreWriter 構建自己的自定義交易策略,將期權和永續期權結合起來。

 

 

展望

 

HyperEVM 上線近半年,已具備成爲通用 L1 平臺的所有要素,並與成功的永續合約平臺形成互補。其他新興的 L1 平臺需要龐大的激勵計劃和真正新穎的應用來吸引用戶和開發者,而 HyperEVM 則內置了兩者的訪問權限,使開發者能夠專注於產品開發和創新。

 

Hyperliquid 創始人 Jeff Yan 最近在播客中表示:「(Hyper)EVM 之於整個金融領域,就如同 AMM 之於整個交易領域。」 雖然 HyperCore 是 Hyperliquid 生態系統的主要構建模塊,但它本身無法滿足所有基於永續合約交易所 (perps exchange) 構建的用例。短期內,HyperCore 可能仍將是主要的交易中心,但我們預計,隨着區塊鏈性能和工具的改進以及應用程序的成熟,HyperEVM 的活動將在未來一年加速。通過垂直整合平臺,Hyperliquid 旨在創建一個全面的金融生態系統,爲用戶提供一站式服務,並保持流動性的粘性。

 

最新發布的 CoreWriter 是一個重要的催化劑,它將通過與 HyperCore 的全面集成加速 HyperEVM 的發展。它將首次允許 HyperEVM 上的應用程序直接寫入 HyperCore,從而實現兩個環境之間的無縫交互,並解鎖更強大、更協調的鏈上應用程序。

 

簡而言之,CoreWriter 代表了 HyperEVM 的一個重要里程碑,開發人員表示有興趣利用這種集成來構建其他地方難以找到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