幣圈的溫度計突然飆到發燙:以太坊 MACD 日線周線雙金叉開口,比特幣突破後穩在 11 萬上方,連 PEPE、SOL 這些小幣都開始補漲。但鏈上數據和美聯儲的小動作裏,藏着比 K 線更關鍵的信號 —— 是該追漲還是逃頂?看完這篇,至少能避開 80% 的坑。

一、以太坊:3060 是坎,4000 是夢?

現在打開 ETH 的 K 線圖,技術指標像個矛盾體:


  • 多頭底氣:MACD 日線、周線都是金叉,而且黃藍線差值越拉越大(周線差值已達 50)。翻看歷史,2021 年 ETH 從 2000 衝到 4800,2023 年從 880 漲到 4000,都是這種 “金叉開口” 形態 —— 這意味着長線資金還在進場,趨勢沒斷。

  • 短線隱憂:RSI 指標已摸到 70(超買警戒線),3060 美元卡在斐波那契 0.618 位置,這裏堆着至少 30 萬枚 ETH 的止盈單(鏈上數據顯示,2023 年套牢盤集中在 3000-3200 區間)。


更關鍵的是 “AMD 操盤三部曲” 正在應驗:前兩年完成了 “吸籌橫盤(A)” 和 “假跌破洗盤(M)”,現在正進入 “拉高派發(D)” 階段。按這個節奏,第一目標會衝 3000-3100 美元(消化套牢盤),若比特幣能站穩 12 萬,下一程可能摸到 3600,甚至 4000—— 但前提是,這波沒被短線回調打斷。
操作建議:

  • 手裏有貨的,3060 附近先減 1/3 倉位(避開短期拋壓);

  • 想進場的,等回踩 2920(日線 MA20)或 2860(周線中軌)再補,這兩個位置支撐夠硬;

  • 別追 PEPE 這類補漲小幣,漲得猛跌得更狠,見好就收。

二、比特幣金叉了,但美聯儲在 “拆臺”

比特幣日線 MACD 金叉剛形成,本該是多頭歡呼的時刻,美聯儲卻潑了盆冷水:


  • 7 月降息概率從 50% 跌到 0,9 月不降息的預期飆到 34%—— 鮑威爾這手 “變臉”,直接讓市場的 “放水幻想” 降溫。要知道,這輪 BTC 從 6 萬漲到 11 萬,很大程度靠 “降息預期” 撐着。

  • 更微妙的是,納斯達克指數已經 MACD 死叉。這輪幣圈跟美股的聯動性雖降,但華爾街的錢若從美股撤出來,加密 ETF 的淨流入可能跟着縮水(最近 IBIT 日均流入已從 10 億降到 6 億)。


不過比特幣也有 “硬氣” 的地方:ETF 持倉量突破 50 萬枚,灰度等機構還在加倉,11 萬關口站穩後,下一個阻力位 11.8 萬(前高),支撐位 10.5 萬(周線 MA30)。
散戶最容易犯的錯:像 James 那樣 “40 倍槓桿梭哈 11 萬空單”,不設止損硬扛 —— 行情突破後,這種操作跟站在鐵軌上等火車沒區別。記住:趨勢來了別硬頂,突破後沒跌回前高,就是真突破,空單該砍就得砍。

三、關鍵信號:下週二 CPI 數據是 “生死場”

現在整個市場都在等 7 月 11 日的 CPI 數據,這比美聯儲講話更要命:


  • 市場預測 CPI 會漲到 2.7%(前值 2.4%),核心 CPI 衝到 3.0%—— 這倆數故意定得偏高,就像老師給學生劃了超難的考點,只要實際結果沒超預期,就算 “利好”。

  • 但如果 CPI 真超了 3.0%,美聯儲可能被逼着 “加息”,到時候別說 ETH 衝 4000,比特幣能不能守住 10 萬都難。


老玩家都知道,這種 “預期遊戲” 裏,散戶最容易被情緒帶偏:數據出來瞬間漲 5% 就追,跌 5% 就割。其實更穩妥的是:等數據落地後看 1 小時 K 線,站穩關鍵位再動手 —— 比如 ETH 站穩 3060 追多,跌破 2860 止損,別賭 “瞬間行情”。

最後:現在該怎麼操作?

這波行情像走鋼絲:長線趨勢沒壞,但短線超買 + 美聯儲變臉 + 美股隱憂,容錯率極低。


  • 保守派:ETH 到 3060 減倉,BTC 破 10.5 萬止損,空倉也比亂操作強(最近 James 爆倉的例子還不夠嗎?);

  • 激進派:只做 “補漲小幣” 的短線,比如 SOL 在 120-130 美元低吸,150 美元附近止盈,倉位別超 20%;

  • 核心原則:別信 “必賺” 的鬼話,幣圈賺的是 “概率錢”—— 看懂 MACD 金叉的趨勢,也得防着 RSI 超買的回調,這纔是活下來的本事。


行情越熱,越要攥緊止損繩。以太坊衝 4000 的夢可以做,但得先確保自己能活到那一天。
#BTC再创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