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起#ICNT 這項目,感覺跟那些整天喊着路線圖的不太一樣——人家每週實打實給真實客戶處理15億次操作,這執行力還挺讓人印象深刻的。
說白了,它就是個去中心化的雲協議系統,把調度、存儲、驗證、資源分配這幾塊核心能力捏到一起,給分佈式計算和數據存儲搭個靠譜的底座。有意思的是它搞了個“四合一雲內核”,把這四大塊拆成了能隨便插拔的微服務,接口還全開源,這種模塊化思路感覺挺靈活的。
重點說說它那個HyperNode,簡單理解就是信任硬件、TEE和zk證明結合的節點。每個節點對應2500枚$ICNT,持有節點就能實時賺算力和帶寬帶來的收益,這質押模式聽起來挺實在的。
數據也能說明點問題:過去90天處理了20億次請求,存了250PB的數據,延遲和可用性都還不錯,看得出來不是空架子。
#ICNT 的作用也挺清晰:能當燃料付費用,能質押挖礦,還能參與治理投票。總量7億,節點配額佔20%,盤子不算特別大。
我個人覺得它這種把雲服務拆解開、上鍊再市場化的模式挺有想法的,現在早鳥期的APY看着也挺誘人。如果想參與,直接買#ICNT 質押就行,不過還是老規矩,自己多研究研究再決定(DYOR)。反正對想嘗試質押的人來說,這算是個值得看看的選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