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Oliver,火星財經

 

2025 年 7 月 9 日的港股市場,瀰漫着一種冰火兩重天的詭異氣息。前一個交易日,金涌投資(01328.HK)還如同一匹脫繮的野馬,憑藉一紙「穩定幣」合作備忘錄,股價從不足 2 港元飆升至 15 港元,暴漲超過 6 倍,市值一度衝破百億港元大關。然而,僅僅 24 小時後,絢爛的煙火便化爲冰冷的瀑布,股價斷崖式下跌超過 40%,將無數追高者困在山頂。

 

 

這場驚心動魄的資本過山車,如同一聲驚雷,炸開了香港「穩定幣概念」的喧囂序幕。它不僅是一個關於投機與泡沫的經典案例,更是一面棱鏡,折射出在香港邁向全球 Web3 樞紐的宏大敘事下,資本的渴望、焦慮與迷茫。當所有人都將目光投向那張據稱數量僅爲「個位數」的穩定幣牌照時,一個更深層的問題浮出水面:在這場由監管機構精心設計的「淘金熱」中,誰是真正的玩家?誰又是被浪潮裹挾的投機者?

 

監管的地圖與「牌照」的黃金

 

要理解這場狂熱,必須先看懂香港金融管理局(HKMA)手中那張精心繪製的「藏寶圖」。這張圖的核心,便是穩定幣發行人「沙盒」計劃以及未來那張千金難求的正式牌照。

 

與全球許多地區對加密貨幣的曖昧或敵視態度不同,香港選擇了主動擁抱與嚴格監管並行的道路。香港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早已向市場明確傳遞信號:未來發放的穩定幣牌照將是「個位數」。這句雲淡風輕的話,在資本市場聽來,無異於宣佈了一場頂級資源的限量拍賣。牌照,在這一刻成爲了新的「石油」,是進入未來數字金融世界的入場券,其稀缺性本身就構成了無與倫-倫比的價值。

 

金管局的「沙盒」計劃,則是通往寶藏的第一道關卡。它並非任何人都能參與的公開海選,而是一場僅限精英參與的邀請賽。2025 年 7 月公佈的首批三組入圍者,其構成揭示了監管者對未來穩定幣生態的清晰構想:

 

  • 京東幣鏈科技:背後是中國電商與供應鏈金融巨頭京東,瞄準的是穩定幣在實體經濟,特別是跨境貿易與支付領域的巨大潛力。

  • 圓幣創新科技:其股東背景關聯着中國領先的互聯網保險公司衆安在線,指向的是金融科技與普惠金融的創新場景。

  • 渣打銀行、Animoca Brands 及香港電訊的跨界聯盟:這堪稱「王炸」組合,彙集了國際銀行的合規經驗、全球頂尖 Web3 遊戲公司的生態網絡和本地電信巨頭的用戶基礎。

 

不難看出,監管機構尋找的「淘金者」,是那些手握真實應用場景、擁有雄厚資本實力和深厚合規根基的「正規軍」。他們被期望能夠將穩定幣這一工具,真正用於解決實體經濟的痛點,而非僅僅創造一個脫離實際的投機籌碼。

 

淘金者的衆生相

 

在這張官方地圖的指引下,港股市場的各路玩家開始上演一出精彩的衆生相。他們可以被粗略地分爲三類:手握官方許可的「特許經營商」,圍繞淘金熱提供服務的「賣鏟人」,以及試圖在地圖外尋找捷徑的「野貓式勘探者」。

 

「特許經營商」無疑是衆安在線(06060.HK)和京東集團(9618.HK)這類與沙盒參與者直接關聯的公司。它們是市場上最受矚目的「種子選手」,其價值與沙盒能否成功「出箱」並商業化落地深度綁定。衆安在線的佈局尤爲深遠,旗下虛擬銀行「衆安銀行」甚至已經開始爲穩定幣提供儲備服務,這使其從一個單純的「概念股」向未來穩定幣生態的核心基礎設施提供商邁進。

 

「賣鏟人」則是像 OSL 集團(00863.HK)和勝利證券(08540.HK)這樣的持牌機構。作爲香港首批持牌虛擬資產交易平臺(VATP),OSL 的業務是整個生態的「水電煤」。無論最終誰拿到了穩定幣牌照,都需要在合規的平臺上進行交易和流轉。OSL 近期宣佈收購加拿大加密支付公司 Banxa,更彰顯其構建全球合規數字資產網絡的野心。這類公司的商業模式更爲清晰,風險相對較低,它們在淘金熱中穩健地出售着鏟子和牛仔褲。

 

而金涌投資,則成爲了「野貓式勘探者」最生動的註腳。在 7 月的公告之前,這家公司的主營業務與虛擬資產毫無關聯。它所依賴的,是與一家名爲 AnchorX 的公司簽訂的非約束性合作備忘錄。然而,市場的狂熱情緒選擇性地忽略了兩個致命細節:第一,備忘錄不具法律效力,合作隨時可能告吹;第二,其合作伙伴 AnchorX 的核心許可是由哈薩克斯坦的金融監管機構授予的,這在香港的監管框架內,幾乎等同於一張廢紙。

 

金涌投資的故事,是一個典型的「用錯誤地圖淘金」的悲劇。它試圖繞開香港金管局劃定的嚴格路徑,寄望於一個充滿想象力但毫無合規根基的「離岸人民幣穩定幣」故事。市場的短暫追捧,源於對「穩定幣」三個字的盲目崇拜和害怕錯過(FOMO)的集體焦慮。而當潮水退去,投資者終於看清其合作的虛幻與資質的單薄時,股價的崩塌便在所難免。

 

狂歡之後,價值的試煉

 

金涌投資的鬧劇,與其說是醜聞,不如說是一次代價高昂的市場教育。它以最極端的方式向所有參與者揭示了一個樸素的真理:在香港,脫離了「合規」二字的 Web3 敘事,終究是空中樓閣。

 

這場風波也迫使市場進行更深層次的思考。資本對新敘事的追逐是永恆的,尤其是在一個缺乏增長亮點的市場環境中,「穩定幣」和「Web3」如同一劑強心針。然而,當敘事脫離了價值基本面,就必然會演變成擊鼓傳花的危險遊戲。

 

真正的價值,潛藏在喧囂之下。當渣打銀行這樣的百年金融巨鱷,願意與 Animoca Brands 這樣的 Web3 新貴攜手,探索將穩定幣用於遊戲內支付和數字藏品交易時;當京東試圖用穩定幣解決其龐大供應鏈網絡中的跨境結算效率問題時——這纔是香港穩定幣故事最激動人心的部分。它預示着數字資產正從邊緣走向主流,從投機走向應用。

 

對於香港而言,這場由監管層主導的實驗,其最終目的絕非是催生幾隻暴漲暴跌的「妖股」。真正的目標,是通過引入具備最高標準和最強實力的玩家,建立一個全球領先、值得信賴的穩定幣生態系統,從而鞏固其作爲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並在這場關乎未來的 Web3 浪潮中佔得先機。

 

金涌投資的股價 K 線圖,將作爲香港金融史上的一個有趣註腳被銘記。它標誌着一個時代的結束——一個僅憑概念和公告就能肆意炒作的草莽階段的結束。而一個新時代正在開啓,在這個時代,真正的「黃金」不屬於最會講故事的人,而屬於那些能夠腳踏實地,在監管的地圖上,一鏟一鎬地構建出真實價值的建設者。淘金熱的狂歡已經落幕,而價值的試煉,纔剛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