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YettaS,Primitive Ventures投資合夥人;翻譯:金色財經xiaozou

真正的原生創新是此前從未存在、且只有在新興技術範式下才可能誕生的產物。在Web3領域,我們始終在追問:究竟怎樣的創新纔算加密技術棧的真正原生?

Fred Wilson在其2009年的文章(移動端的挑戰)中提出了一個歷久彌新的框架:

所謂“原生”,指的是那些此前完全不存在、且離開手機就無法存在的機會。舉例而言,我們不會認爲向移動設備推送突發新聞屬於原生機會,因爲幾乎沒有哪個初創公司比CNN更有機會成爲“移動版CNN”。

這一洞見極爲犀利:真正的原生性唯有當新界面徹底重塑我們與系統的交互方式時纔會顯現。若將這一原則應用於Web3,我認爲穩定幣,是加密領域最具原生性的創新之一,尤其是從支付和銀行業務視角來看。

1、界面轉變催生聚合機遇

金融領域的每次變革都始於新的用戶界面。這些界面初期會帶來摩擦,但也會通過重新定義價值的發起、驗證和結算方式,開啓聚合機遇。

卡片時代:信用卡成爲現金的新界面。

數字時代:數字錢包成爲電商的新界面。

Web3時代:穩定幣正在成爲銀行的新界面。

卡片時代:Visa與全球支付網絡的誕生

二戰後的美國迎來收入增長與消費繁榮。當消費者對無縫支付的需求上升時,信用卡應運而生。1950年大來卡(Diners Club)率先破局,美國運通和萬事達卡緊隨其後。

但早期的系統彼此割裂。一家銀行發行的卡片可能無法在另一支付網絡的商戶使用,真正的互操作性尚未實現。

1958年,美國銀行推出BankAmericard——這套可擴展的系統通過授權許可機制連通銀行與商戶。到1976年,它蛻變爲Visa,這個全球性網絡將碎片化市場聚合爲統一層。

數字時代:PayPal與電子商務界面

1990年代末,隨着eBay崛起和跨境P2P貿易爆發,商業形態被重新定義。但支付體系卻嚴重滯後。買家需要一種無需共享卡片信息、又能規避外匯與匯款摩擦的交易方式。

PayPal迅速轉型主導線上支付。憑藉基於郵箱的轉賬和即時賬戶開通功能,它極大降低了摩擦,並深度嵌入互聯網原生經濟體系。

Web3時代:穩定幣作爲價值轉移的界面

那麼,什麼纔是Web3真正的原生創新?在這個範式下,數據即貨幣,貨幣即數據。

傳統體系將信息與價值分離。SWIFT發送支付指令,而結算則需通過代理銀行和清算所的複雜網絡稍後完成——這個過程緩慢、昂貴且不透明。

區塊鏈將信息與價值融合爲單一層。現在,價值的流動可以像信息一樣高效。這爲可編程、可組合的金融開闢了設計空間:

• 無需信任:每筆交易都可在鏈上驗證。

• 無需許可:任何人都能構建和使用金融服務。

• 可互操作:資產可跨協議和跨鏈流動。

穩定幣正是這一體系的核心。它們已成爲加密經濟中原生的接口,用於存款、賺取收益、借貸和消費,實質上發揮着新型銀行接口的功能。

2、從界面到網絡:穩定幣成爲新的流動性層

就像Visa出現前的信用卡時代一樣,當今的穩定幣也處於碎片化狀態——由不同發行方以各異策略和底層架構發行。但它們都在競相成爲加密金融堆棧中的默認流動性層。

我們可以看見巨頭們紛紛入場:

• Ripple以12.5億美元收購Hidden Road,推動RLUSD進入機構市場。

• Circle通過Circle Payments Network推出面向B2B的結算層。

• 萬事達卡與OKX合作構建端到端穩定幣通道。

• Visa與Bridge合作,爲穩定幣關聯的卡片基礎設施提供支持。

• Stripe爲全球開發者和商戶推出原生支持穩定幣的賬戶。

沒有人想錯過下一個重要的聚合時刻。

3、邁向狹義銀行與存款外流

美國參議院通過的(GENIUS法案)爲傳統金融機構發行穩定幣掃清了道路,這將促使更多傳統金融機構進入穩定幣領域。但從長遠來看,這也爲傳統銀行存款外流埋下了伏筆。如果用戶能夠通過即時生息、即時結算的鏈上資產進行賺取、存儲和消費,爲何還要將資金留在銀行?

傳統銀行可能會演變成單純的ATM,僅作爲可編程美元的出入金通道。Frax Finance是一個值得關注的案例,該協議正積極將frxUSD打造成一個跨監管法幣幣種的通用、可互操作的基礎層。

就像PayPal從支付處理商那裏分流交易量一樣,穩定幣可能開始從銀行抽離存款。未來或許會形成一種狹義銀行體系——銀行僅承擔託管職能並運營通道,而信貸創造將轉移到其他領域。

4、穩定幣的黃金三角

隨着穩定幣從交易籌碼演變爲加密經濟中原生的存儲、賺取、借貸和消費接口,它們正逐漸成爲一種新型的數字流動性層——天生具備可編程性、可組合性和全球性。

但成爲默認的貨幣層不僅關乎信任或速度。這需要解決傳統銀行通過基礎設施、監管和規模已經攻克的三大難題。

在加密領域,這歸結爲掌握穩定幣戰略的黃金三角:

流動性供給——穩定幣的流動性從何而來?能否快速且可信地觸達深層閒置資金池?

渠道掌控——穩定幣將如何被使用?是否掌控CEX、經紀商或Web2用例等關鍵分發節點?

收益設計——能否創建與用戶、合作伙伴及監管要求相匹配的可擴展模塊化收益策略?

大多數穩定幣項目只能做好其中一點,只有少數能做到兩點。而最終的贏家將是那些能實現三點平衡的項目。

(1)流動性供給:閒置資本的爭奪戰

穩定幣領域的贏家將是那些最先釋放閒置美元流動性的玩家。供給並非無限,這是一場爭奪最大、最未被充分利用資金池存款的速度競賽。以下是按難度從低到高、規模從小到大排列的幾大競爭領域:

加密鯨魚/投機者:仍是加密原生模式最快速的流動性來源,由CEX和DeFi中的鯨魚、投機者和保證金交易者推動。

協議金庫:規模龐大且粘性高。BuidlFi.io僅用69個錢包就持有了28億美元TVL,前兩大金庫來自Ethena Labs和Sky。穩定幣正成爲加密原生機構的儲備資產。

企業資本:從RWA項目到區域金融科技公司,所有人都在追逐企業金庫和匯款網絡以發行或整合穩定幣。USDX在這方面已取得早期進展。

跨境支付浮存金:穩定幣現已成爲全球第二大支付通道。加密互操作結算層中的閒置流動性自然成爲浮存金來源。我很看好codex在這一領域的發展。

銀行賽道:(GENIUS法案)通過後,銀行可直接與穩定幣基礎設施交互。Frax Finance是首批進入這一賽道的項目之一。

(2)渠道掌控:分銷決定命運

分銷渠道就是護城河。無論是掌控終端用戶體驗、錢包、CEX、經紀商還是商戶網絡,誰掌握了這些渠道,誰就能鎖定用戶使用並建立防禦壁壘。

目前正形成兩大主導策略:

分銷商轉型發行方

• PayPal推出PYUSD,將其支付生態原生貨幣化。

• Stripe推出支持Bridge發行的USDB的穩定幣金融賬戶。

• Cumberland關聯公司Hashnote推出USYC——一種由美國國債支持的計息穩定幣。

• 摩根大通、美國銀行、花旗集團和富國銀行正在探索聯合發行穩定幣。

掌控CeFi分銷渠道

• Coinbase是Circle旗下USDC的關鍵分發引擎。

• 幣安推動FDUSD取代BUSD,現已成爲其內部結算代幣。

• Ethena Labs通過直接接入Bybit推動USDe的採用。

• Ripple收購Hidden Road以深度佈局機構經紀基礎設施。

(3)收益策略:設計穩定幣收益率曲線

除信任和流動性外,穩定幣的競爭還體現在浮存金的貨幣化能力上。但收益設計面臨經典權衡:高回報會限制可擴展性。

當前格局可劃分爲三大戰略領域:

DeFi/CeFi計息穩定幣:

這類協議通過高收益吸引資金,通常採用創新的金融工程手段。但其擴展能力受兩大核心挑戰制約:風險管理和監管複雜性。

• Ethena最初採用delta中性策略爲其合成美元USDe生成收益,現已擴展至資產管理和支付解決方案,提供全面的DeFi平臺。

• Perena是基於Solana的穩定銀行,與外部金庫管理者合作爲用戶分散收益來源。

• CAP通過納入再質押保障生態系統安全,同時引入富蘭克林鄧普頓作爲關鍵資產管理方爲穩定幣持有者創造收益。

• Resolv從最初的delta中性策略擴展至利用廣泛的加密收益機會,通過風險隔離機制(RLP代幣)確保穩定性和機構採用。

• Falcon由DWF Labs支持,是採用獨特反向delta中性策略的合成美元協議。

• StableLabs推出的USDX是一種合成美元穩定幣,採用多幣種套利策略作爲支撐,通過多種數字資產的平衡交易維持近似delta中性美元頭寸。

國債穩定幣:

中等收益,機構級結構。Ondo和Hashnote等玩家通過貨幣市場基金代幣化美國國債,在合規性與可組合性間取得平衡。

法幣抵押穩定幣:

零收益,最大規模。USDC、USDT、FDUSD和PYUSD通過CEX和支付通道實現分銷主導,以鏈下浮存金貨幣化爲主,用戶激勵極低。

正如Visa將商戶銀行關係抽象爲通用結算層一樣,穩定幣現在正將銀行的存款層抽象化——將貨幣轉變爲開放式API。這改變了銀行業本身的接口形態。

而這一界面遷移中蘊藏着重大機遇:以穩定幣作爲核心操作系統,從頭重建貨幣技術堆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