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Strategy(其前身爲MicroStrategy)的掌舵人邁克爾·賽勒在上週日的社交動態中留下那句“有些時候,你只需握緊手中的籌碼(Some weeks you just need to HODL)”時,加密貨幣市場的空氣彷彿瞬間凝固了幾秒。這句簡短的話像一顆投入湖面的石子,盪開的漣漪遠比文字本身更洶涌——無數投資者在字縫裏讀出了弦外之音:這家以“永不停止買入比特幣”聞名的巨頭,或許要按下增持的暫停鍵了。
在比特幣的資本版圖裏,Strategy早已不是普通的參與者,而是一座難以撼動的“持倉巨塔”。作爲全球持有比特幣最多的上市公司,其每一次動作都像在市場的心臟上輕輕叩擊。而賽勒本人,更像是這場“比特幣信仰”的旗手,“比特幣至上”的理念早已不是他口中的宣言,而是滲透進企業骨血的基因。過去的無數個交易日裏,市場早已習慣了在每週的持倉數據中看到“增持”二字——那像是一種儀式,一種給所有多頭信徒的定心丸,彷彿只要Strategy的買入按鈕還亮着,比特幣的上漲曲線就永遠有底氣。
可這一次,“持有”替代了“買入”,兩個詞的轉換裏,藏着市場最敏感的震顫。尤其當時間軸拉回最近的13周,Strategy如同一位不知疲倦的拾貝者,每週都堅定地將更多比特幣納入囊中,這種持續的“加法”早已讓市場形成了路徑依賴。如今這串連續的“+1”突然可能畫上休止符,就像一首激昂的樂曲戛然而止,留下的 silence 裏,滿是投資者的屏息與猜測。
Strategy的影響力,早已超越了“比特幣大鯨”的範疇。它更像一把精準的情緒槓桿,輕輕一扳,就能撬動整個市場的喜怒哀樂。當它宣佈增持時,市場像被注入了強心劑,K線圖上的陽線會帶着更昂揚的弧度;而當它選擇暫歇,哪怕只是一個模糊的信號,空氣裏也會瞬間瀰漫起謹慎的氣息。翻看過往的記錄,2025年以來的幾次暫停增持,都像提前亮起的警示燈——不久後,比特幣的短期行情總會在猶豫中拐出一道向下的弧線,彷彿市場在用回調回應這份“按下暫停”的默契。
如今,賽勒的“持有論”再次將這個問題拋向風口:當“買入”的慣性被打破,當“握緊”取代了“追逐”,歷史會否再次寫下相似的註腳?比特幣的市場從不是按部就班的鐘表,它更像一片變幻莫測的海域,巨頭的動向是洋流,投資者的情緒是風浪,而每一次轉向都可能藏着不爲人知的暗涌。這一次,Strategy的暫停會是例外,還是又一場潮汐轉向的開端?答案或許就藏在接下來每個跳動的交易數字裏,在多空雙方無聲的角力中,慢慢顯露出輪廓。#比特币巨鲸动向 #MicroStrategy暂停增持比特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