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幣觀察 · 熱點科普系列

你是不是也有過這種經歷?

一個新幣上線前熱度拉滿,羣裏天天喊「牛市先鋒」「頂級項目」「XXX十倍起步」。

然而上線當天——你一衝,立刻套牢,圖形如“電梯”,直接從天台送你到地板。

爲啥越來越多的新項目一上線就跌?甚至跌得連媽都不認識?

今天,幣觀察帶你扒一扒,新幣開盤五連跪的底層邏輯。

1️⃣ 白名單+私募籌碼 = 殺盤軍團

開盤不是共識的開始,而是套利的開始。

你以爲人家是來陪你做市的,其實是來看你擡轎的。

  • 白名單成本極低,基本等於白送

  • 私募輪成本更低,有的0.005U認購,開盤0.1U

  • 上線就砸,是他們寫好的劇本:搶跑贏者喫肉,晚進挨刀套牢

結論:不是你買得晚,是你永遠不是“他們”

2️⃣ 超高FDV估值 = 天花板定價,透支想象力

現在的項目不是“從低往上漲”,而是“從頂到底割”。

  • FDV動輒10億+,TVL只有幾千萬

  • 上線估值已經等於5年後願景

  • 還沒等用戶進來,估值早跑完一遍了

FDV太高,哪怕“幣價漲1倍”,也可能只是內部分配完,散戶根本沒戲。

3️⃣ “市場做市”其實是“莊家控盤”


很多人誤以爲新幣“沒人控盤”,其實不是沒控,而是控得剛剛好好割你。

  • 做市是項目方跟VC控出來的深度盤

  • 漲是給熱度看的,砸是給退出的

  • 有深度 ≠ 有支撐,有時候那只是個假牆

圖上看起來“很穩”,實際你掛單就是被喫掉,叫一聲“滑點十足,死得真實”。

4️⃣ 上線 ≠ 上交易所 ≠ 有真實流動性

很多項目喜歡吹:“我們上線啦!”

但上線的可能是:

  • 某個沒用戶的小DEX

  • 某個不出量的CEX

  • 某個只有團隊掛單的殭屍盤

散戶一衝進去,連跑都跑不掉,直接封死、滑點、割乾淨。


5️⃣ 項目熱度是假,大V聯動是劇本


上線前熱度太高,反而要小心:

  • 一堆人“喊空投”“喊籌碼輕”,實際是拉人衝進來接盤

  • 某些KOL喊單,不是因爲認可項目,是因爲“有對賭任務”

  • 社羣裏熱成火鍋,鏈上卻冷成冰箱,你被的是共識,別人玩的是劇本



幣觀察總結:

新項目不是不能碰,

但“開盤即衝”是風險最大的打法之一。

✔ 真正的機會,在開盤殺完、情緒冷卻之後。

✔ 不要被熱度催眠,不要把流量當信仰。

✔ 不懂籌碼結構、釋放節奏、流通機制,就別當“接盤勇士”。

感謝大家閱讀本期幣觀察。

你衝的是夢想,人家拿的是成本價 + 出貨位,割的就是你。

🎤 幣觀察 敬上。#日内交易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