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作者:Seraph創始人兼CEO Tobin Kuo

Play-to-Earn (P2E) 模式基本上已崩潰,以前承諾任何人都可以通過遊戲獲得實際收入。

2025年第一季度,Web3遊戲融資下降了70%以上,許多大型項目關閉,玩家參與度顯著下降。

危機揭示了一個根本錯誤,將遊戲與波動性代幣掛鉤使每位玩家變成投機者,遊戲更新成了市場風險。

當代幣價格不再上漲時,整個結構就會崩潰。行業必須轉向以資產實用性和長期參與爲重點的Play-to-Own (P2O) 模式。

投機從來不是遊戲

批評者堅持認爲P2E可推動新興市場,但數據和市場結果顯示相反。P2E模式基於代幣通脹,開發者發行新幣以獎勵遊戲活動。

一開始有效,用戶數量和代幣價格上升,但價格停止上漲後,用戶快速流失。2025年4月日活躍錢包僅爲480萬,是全年最低,較上月下降10%。

這不是暫時調整,而是結構性失敗。遊戲成熟後,進入的晚期玩家往往得不到足夠獎勵,使參與吸引力下降。

沒有傳統在線遊戲希望用戶將遊戲貨幣視爲金融資產。這種方式對大多數玩家造成理解障礙。

擁有而非收入創造需求

P2O通過將遊戲與代幣發行分離,提供了更好的發展方向。P2O將數字物品如皮膚、武器和頭像視爲能在二級市場交易的有限資產。

近期預測支持這一趨勢。預計NFT遊戲領域到2034年將以近25%的年均複合增長率增長,需求源於所有權而不是投機。

相關內容:Web3如何改變遊戲而不改變玩家玩法

要成功,P2O需要強設計。開發者必須創造有吸引力的遊戲,擁有物品在其中有意義。限量發佈化妝品、土地及升級組件,合理設計消耗機制以控制供應量。

批評者認爲轉售市場會招致投機,但只要設計健康,類似於實物收藏品的價格波動,問題不大。

懷疑者指出Web3遊戲失敗率高,90%以上的項目已消亡。這個市場不是愁雲滿布,少數轉向穩健資產的項目顯示出積極趨勢。

P2O經濟的設計原則

P2E曾承諾革命,卻只留下短暫繁榮。那些堅持以代幣獎勵爲主的項目可能會繼續收縮,尤其是在用戶增長放緩和資本趨於謹慎時。反之,以所有權爲基礎建立經濟體的遊戲有可能渡過資金寒冬並變得更強。

區塊鏈遊戲需要的是更好的遊戲和經濟,而非更多激勵。着手摒棄代幣滴漏模式,建立玩家願意長期參與的系統纔是正確的方向。

觀點作者:Seraph創始人兼CEO Tobin Kuo。

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作爲法律或投資建議。文中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未必反映或代表Cointelegraph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