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Oliver,火星財經

2025年7月5日,埃隆·馬斯克(Elon Musk)在社交媒體上投下一枚震撼彈,宣佈成立“美國黨”。這並非又一個億萬富翁心血來潮的政治玩票,而是一場精心計算的激進實驗。其直接導火索,是他與前總統特朗普因一項將導致3.3萬億美元新增赤字的龐大支出法案徹底決裂。然而,這場運動的真正目標,或許並非贏得傳統意義上的大選,而是要用科技精英的邏輯和加密世界的工具,對美國固化的民主進程進行一次“分叉”(fork)——複製其基礎,然後在一個新的方向上進行迭代和演化,重塑權力運作的方式。

決裂:在財政烈火中鍛造的催化劑

馬斯克與特朗普的聯盟曾是2024年大選後最引人注目的政治風景線。馬斯克不僅投入巨資支持,更親自入閣,執掌新成立的“政府效率部”(DOGE),誓言要爲聯邦政府削減萬億開支。然而,這段蜜月期隨着(“一個巨大而美麗的法案”法案)(OBBBA)的出臺而戛然而止。

該法案規模空前,其核心是在永久化特朗普減稅政策的同時,大幅增加國防和邊境安全開支,並削減社會福利。根據無黨派的國會預算辦公室(CBO)的測算,它將在未來十年爲美國增加近3.3萬億美元的財政赤字。這個數字,成爲了馬斯克不可逾越的紅線。他將該法案斥爲“徹頭徹尾的瘋狂和破壞”,是通往“債務奴役”的快車,並公開承諾,如果法案通過,“美國黨將在第二天成立”。

馬斯克的憤怒源於一種深刻的背叛感。他所領導的DOGE部門,其核心使命是實現財政緊縮和政府瘦身,代表着“小政府、高效率、硬通貨”的科技自由主義理念。OBBBA的通過,在他看來,是對這一使命的公然否定。這場衝突並非簡單的政策分歧,而是兩種世界觀的正面碰撞:一方是特朗普式的、通過大規模財政支出來鞏固民粹主義基本盤的政治邏輯;另一方則是馬斯克式的、信奉第一性原理、追求系統效率和財政可持續性的技術官僚主義。當特朗普公開威脅要讓DOGE“回去吞噬馬斯克”時,曾經的聯盟徹底破碎,“美國黨”的誕生便不可避免。

策略:“造王者”的非對稱博弈

在宣佈成立“美國黨”時,馬斯克並未提出一套旨在贏得全國大選的宏偉藍圖。相反,他公佈了一個極不尋常且高度聚焦的策略:初期目標僅鎖定在2026年中期選舉中的“2到3個參議院席位和8到10個衆議院選區”。這一策略的核心並非成爲多數黨,而是要在勢均力敵的國會中成爲“關鍵少數”,從而扮演“造王者”(Kingmaker)的角色。

馬斯克用一個精妙的歷史比喻揭示了其戰略思想:“我們將採用底比斯將軍伊巴密濃達在勒克特拉戰役中粉碎斯巴達不敗神話的變體戰術,來破解‘兩黨合一’的體系:在戰場的精確位置上,投入高度集中的力量。”公元前371年的勒克特拉戰役中,伊巴密濃達沒有平均分配兵力,而是將主力集中在左翼,以壓倒性的局部優勢一舉擊潰了斯巴達的精銳。

馬斯克的策略正是這一古老智慧的現代政治應用。他深知,在當前美國政治極化、兩黨在國會席位差距極小的背景下,一個擁有哪怕僅僅幾個席位、但行動統一的第三方黨團,就能在關鍵法案的投票中擁有決定性的影響力。這是一種資本效率極高的政治投資,用最小的成本,博取最大的政策影響力,迫使兩黨在財政紀律、放鬆監管等核心議題上做出讓步。這是一種典型的非對稱作戰,旨在用最小的投入,擾亂並重塑整個政治市場的格局。

根基:動員看不見的“加密選區”

任何政治運動都需要一個基本盤,而馬斯克的“美國黨”似乎已經找到了一個現成的、資金雄厚且意識形態高度契合的羣體:加密貨幣產業及其支持者。這個曾經遊離於主流政治之外的圈子,如今正崛起爲一支不容忽視的政治力量。

2024年的選舉週期見證了該行業驚人的政治獻金實力。由Coinbase、Ripple等加密巨頭資助的超級政治行動委員會(Super PACs),如Fairshake,已投入超過1.19億美元用於影響選舉,其支持的候選人在初選中勝率極高,顯示出其精準而強大的政治運作能力。這股強大的資本力量,爲“美國黨”這樣的新生勢力提供了堅實的財政基礎。

除了雄厚的資本,一個親加密的政治生態已在美國多州悄然成形。從亞利桑那到俄亥俄,再到德克薩斯,多個關鍵州已經通過或正在審議允許將比特幣等數字資產納入政府儲備或公共養老基金的法案。這張政治地圖揭示了一個清晰的趨勢:在決定國會控制權的關鍵戰場州,已經存在一個對加密貨幣友好的選民基礎。

更深層次地看,馬斯克反覆使用的“兩黨合一”(uniparty)的說法,與加密社區的核心信仰產生了強烈的共鳴。比特幣的誕生本身就是對傳統金融(TradFi)和政府央行這一“中心化合一體”的反叛。當馬斯克用同樣的語言來描述華盛頓的建制派時,他巧妙地將對政治現狀的不滿,與加密世界對中心化權力的原生批判聯繫在一起。這使得“美國黨”不再僅僅是一個政黨,而是一場去中心化革命在政治領域的延伸,從而將潛在的支持者,從普通的選民轉變爲堅定的意識形態戰友。

手段:從狗狗幣軍團到政治金融(PolitiFi)

如果說資本和選民基礎是“美國黨”的燃料,那麼其動員和運作方式則可能徹底顛覆傳統的競選模式。馬斯克與狗狗幣(Dogecoin)社區的互動,早已預演了一套全新的、基於互聯網文化和去中心化網絡的政治動員手冊。他通過Meme和個人號召力,將一個鬆散的在線網絡轉化爲一支行動力極強的力量。

如今,這一模式已進化爲“政治金融”(PolitiFi)——圍繞政治人物或事件創建的模因幣。想象一下“美國黨”發行官方代幣,支持者的個人財富將與黨的聲望和成功直接掛鉤。這種機制創造了一個強大的正反饋循環:爲了讓自己持有的代幣升值,支持者會自發地成爲最熱情的傳教士和佈道者。他們會製作Meme、在社交媒體上宣傳黨的理念、發展新成員,因爲每一次成功的推廣都可能直接轉化爲自己財富的增長。這 фактически 將政治參與“遊戲化”(gamified),將消極的支持者轉變爲積極的、有經濟動機的利益相關者,其動員效率和粘性是傳統政黨無法比擬的。

終局:作爲協議的政黨與政治性DAO

這場實驗的終極形態,可能是建立世界上第一個大規模的政治性去中心化自治組織(DAO)。DAO是一種基於區塊鏈的組織,規則由代碼寫成,由成員共同治理,沒有中心化的領導層。將這一理念應用於政黨,意味着黨綱制定、候選人提名、資金管理等核心功能,都可以在一個公開透明、不可篡改的鏈上環境中進行。這正是對馬斯克“還權於民”承諾的最徹底的技術實現。

一個政治性的DAO可以融合多種由以太坊創始人維塔利克·布特林(Vitalik Buterin)等人倡導的創新治理機制:

  • 流動民主 (Liquid Democracy):成員可以就自己關心的議題直接投票,而將不熟悉領域的投票權,委託給他們信任的專家。

  • 二次方投票 (Quadratic Voting):這種機制鼓勵人們將票投給自己最關心的議題,從而產生比簡單多數決更精細、更能反映集體真實偏好的決策結果。

  • 基於聲譽的治理 (Reputation-Based Governance):投票權並非來自財富,而是來自對社區的貢獻,獎勵功績而非資本。

通過混合使用這些模型,一個DAO政黨可以構建一個高度靈活、透明且抗審查的治理框架,從根本上解決現代政黨決策權被少數精英和金主壟斷的困境。

結論:民主的新分支

埃隆·馬斯克的“美國黨”遠非一個簡單的政治攪局者。它是一系列強大力量交匯的奇點:一場深刻的意識形態之爭、一套精益的“造王者”戰略、一個已被充分動員的加密貨幣選民羣體,以及一套顛覆性的競選動員手冊。

而這一切最終指向的,是一個更爲宏大和激進的願景:將政黨本身“協議化”,構建一個由代碼和共識驅動的去中心化自治組織。這不僅是對傳統政黨模式的挑戰,更是對整個代議制民主體系的一次壓力測試。

這場“分叉民主”的實驗,將硅谷的顛覆精神、加密世界的去中心化理想,以及兩者所能調動的海量資本,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匯入政治領域。然而,這一前景也帶來了複雜而深刻的挑戰。一方面,它可能帶來前所未有的民主革新;另一方面,它也引發了對新型“技術精英政治”的擔憂。當投票權可以被購買,當市場情緒可以直接影響政治走向,民主的穩定性和公平性將面臨新的考驗。

無論成功與否,這場運動都已將一個尖銳的問題擺在世人面前:當政治本身可以被編碼、被代幣化、被“分叉”時,我們所熟知的民主將會走向何方?這場始於華盛頓權力走廊的爭鬥,或許最終將在區塊鏈的分佈式賬本上,爲21世紀的治理模式寫下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