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古比特幣巨鯨短期拋售的可能性不大!

週五,8個沉寂14年,共持有8萬枚比特幣的遠古地址突然激活,引發市場恐慌性下跌。據Coinbase主管Conor Grogan分析,這些地址可能屬於2011年的一名獨立礦工,其當年曾累計獲得180個區塊的挖礦獎勵,並一度持有20萬枚比特幣。爲比特幣歷史上的第五大巨鯨。最令市場不安的是,其持倉成本僅1.76美元/枚,按現價10.8萬美元計算,未實現收益高達6.1萬倍。一旦拋售必然會對市場形成巨大沖擊。考慮到2024年德國政府拋售49,858枚比特幣就曾引發市場長達數月的震盪(最大跌幅達32%),若這位巨鯨選擇套現,其8萬枚的潛在拋壓恐將造成更猛烈的市場海嘯。

Glassnode 2020年的一項數據研究顯示,十年未移動的比特幣僅有0.5%的概率會重新進入市場流通,這使得持幣超過十年的地址(沒有任何轉賬記錄)通常被視爲永久性丟失。那麼,爲何"沉睡"比特幣會突然甦醒?目前市場廣泛流傳的版本主要有以下三個:

1、一名鄧姓中國籍人士控制着8萬枚比特幣,此前因非法集資挖礦被判16.5年有期徒刑,服刑期間喪失資產處置權,今年通過特殊渠道提前獲釋。

2、遠古礦工意外找回了存放私鑰的硬盤。

3、本輪推動比特幣上漲的超級主力與某巨鯨爲一致行動人。其在拉盤前已囤積大量低價籌碼,此次激活比特幣旨在測試市場反應,降低市場對大額異動的敏感度。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版本三的可能性最大,主要理由有兩點:一是該巨鯨意外獲得8萬枚比特幣後,僅將其轉移至新地址便未再操作,這種操作模式符合比特幣大額持有者常規的安全管理行爲;二是消息流出後,比特幣二級市場的價格僅下跌了1.09%,聰明的資金並沒有任何搶跑的跡象。這兩點說明了巨鯨短期拋售的意圖並不明顯,且超級主力並沒有將遠古地址的意外激活當成不可控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