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沒譜當下的操作,本質是用漂亮國信用爲自身及利益關聯方 “清倉出貨”,拋售巨量籌碼。爲何部分股票反彈至特定點位便停滯不前?核心邏輯很簡單:不能讓高位套牢的投資者解套;爲何像 Circle 這類穩定幣新股能持續暴漲?同理,需在短時間內快速拉漲以套牢追高者,這與特沒譜發行的虛擬貨幣 Trump 如出一轍。

比特幣的行情終結了嗎?在晴天眼中,比特幣的行情永遠不會終結,因爲上漲時可做多獲利,下跌時能做空盈利。過去牛熊週期約四年一輪,如今在合約槓桿的推動下,牛熊轉換僅需三個月即可完成一個輪迴。

當下現貨價格觸及 11 萬美元,晴天個人判斷這輪行情大概率已結束。此結論並非基於價格本身,而是更多關注是否有新增資金進場承接 11 萬美元的比特幣。

感情若在擁有後變得反覆無常,往往走向終點;行情若在所有美好預期一一兌現時,也將步入尾聲。記得兩年前市場一片絕望之際,南方基金等衆多資本正於低位瘋狂建倉。2022 年許多人曾認爲香港推出的相關基金是 “亡羊補牢”,但兩年後的今天再看,機構與資本早已未卜先知、提前佈局 —— 香港甚至比漂亮國更早通過比特幣 ETF。如今各路基金與公司紛紛佈局比特幣,這番 “百花齊放” 的景象,像極了過往每一輪散戶在最高點跟風買入比特幣的場景。

從行業視角看,多數散戶已被山寨幣深度套牢,繼而堅定 “只持有比特幣” 的信念。

這一選擇正確嗎?對,也不對 —— 關鍵在於時機。

若未在低谷期信任比特幣,卻在其高光時刻追隨,從情感上可理解,但從金融邏輯看,高位被套的概率極大。當然,仍有不少人堅信比特幣會衝擊 15 萬美元。

這種可能存在嗎?確實有,但更大的可能是:比特幣將帶着市場的期待轉頭向下,開啓新一輪週期。畢竟,當前機構資金並未真正流入幣圈 ——Circle 上市一個月暴漲 10 倍,國泰君安證券國際版三天漲幅 7 倍,這些資金雖圍繞幣圈概念,卻未進入幣圈實質領域。

每輪市場都有獨特玩法,時代變了、資金規模變了,規則自然也會改變,只是多數人後知後覺。

至於未來的應對策略

晴天始終秉持 “逢山修路,遇水架橋” 的原則:做人要正,做事要實,選好幣種,方能有所回報。

比特幣能有今日地位,絕非一日之功。但自相關 ETF 通過後,其與漂亮國股市的相關性已達 1:1 的正相關。比特幣雖從傳統金融體系中撕開一道口子,卻也因監管完善與穩定幣發展,陷入類似 “梁山好漢被招安前” 的困境 —— 比特幣本身無懈可擊,但持有者與資本的集中度日益提高。

比特幣不可控,但其背後的持有者卻相對可控:散戶被市場左右,巨鯨與機構則受更高層級力量支配,如 SBF、趙長鵬、徐明星、寶二爺、李林、杜均,乃至鮑威爾、特沒譜、澤連斯基與普京,無人能置身事外。晴天昨日讀到一段話頗爲深刻:“起初以爲是金融,研究後發現是經濟;深究經濟,發現是政治;鑽研政治,最終歸於歷史。”

當戰爭落幕、利益分配完畢,政客握手言和,窮人迎回孩子的屍骨,金融泡沫破裂,新的輪迴與故事便會開啓。太陽底下無新鮮事,比特幣曾因種種原因崩潰無數次,再多一次又何妨?

若過去兩年多來,你錯過了銘文、符文、黑金 π、特沒譜幣、BNX、幣安 Alphe、BGB 等 “造富列車”,錯過了河馬、山羊 Goat、大小寫 Neiro 等 Meme 幣,錯過了 1400 美元的以太坊、96 美元的 Sol,錯過了比特幣彩虹圖回調至 75000 美元時恰逢特沒譜關稅大戰引發漂亮國股市暴跌 28% 的機遇,錯過了國泰君安證券三天漲 6 倍、Circle 一個月漲 5 倍的行情,那麼即便未來比特幣漲到 15 萬美元,你大概率仍會與機會擦肩而過。

究其根本,不是沒有機會,而是機會來臨時無力把握。若能解決這一核心問題,未來仍有致富可能;否則,只會在同一困局中反覆掙扎。

在晴天看來,破解這兩大問題只需做到三點:

其一,以充足耐心與本金等待機會;

其二,敏銳捕捉市場風口,資金流向何處,便聚焦何處;

其三,敢於用部分倉位驗證判斷。隨後不斷重複這三個步驟,直至形成適合你的交易體系。晴天也在持續完善自己,希望我說的這些能夠幫助到此刻正在閱讀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