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區塊鏈安全公司CertiK的數據,2025年上半年因加密貨幣黑客、漏洞利用和詐騙造成的損失激增至24.7億美元,但第二季度黑客攻擊總次數有所下降。
第二季度因144起事件損失超過8億美元,相較於第一季度減少了52%的損失價值和59起事件。CertiK在週二的報告中表示。
2025年上半年總損失超過24.7億美元,較2024年的24億美元增加了近3%。不過,由於今年上半年追回的超過1.87億美元,CertiK稱調整後的總損失接近22億美元。
主要損失來自兩起事件
儘管損失激增,CertiK表示這並不一定意味着“安全環境惡化”,因爲大部分損失來自對Bybit和Cetus協議的兩起攻擊,總計17.8億美元。
攻擊者利用Bybit的冷錢包基礎設施漏洞,竊取了15億美元的以太幣(ETH),而Cetus協議在5月22日遭遇價值2.25億美元的黑客攻擊。
“除去這些事件,2025年的總損失將爲6.9億美元,這表明總體趨勢可能沒有原始數據所顯示的那麼嚴重,”CertiK表示。
釣魚攻擊激增,以太坊遭鎖定
釣魚目前是今年發生最多的安全事件,總計132起,損失達4.1億美元。
總體而言,錢包安全漏洞是2025年上半年最昂貴的攻擊方式,共損失超過17億美元,涉及34起事件。
“隨着釣魚活動越來越具欺騙性,用戶務必養成良好的安全習慣:避免點擊不明鏈接,仔細檢查域名的真實性,啓用多重身份驗證,並考慮使用硬件錢包存儲密鑰,”CertiK表示。
以太坊區塊鏈是主要目標之一,涉及70起黑客攻擊、詐騙和漏洞利用,而第一季度爲98起。
“以太坊在去中心化金融和智能合約活動中的主導地位使其成爲有吸引力的目標,數十億美元鎖定在協議中,”CertiK在Q1的安全報告中指出。
未來需高標準安全
除安全事件外,CertiK表示2025年上半年受全球監管和市場發展顯著影響,可能“塑造行業未來。”
在美國,唐納德·特朗普總統在證券交易委員會發起改革,使該機構撤回對加密貨幣公司的許多執法行動,並實施其他支持加密貨幣的法規。
同時,香港立法會通過穩定幣法案,爲監管框架鋪平道路,MiCA的監管框架於12月30日生效。
“這些發展共同表明日益增長的機構興趣和成熟的監管環境,”CertiK表示。
“隨着新資本和參與者進入市場,保持嚴格的安全標準將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重要,”公司補充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