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日,香港迎來回歸第28個年頭。從東方之珠到國際金融中心,這座城市始終走在全球制度交匯與資本流動的最前沿。而今天,香港正在再次出發:以Web3 爲底層技術範式,以數字資產爲金融核心,以全球視野與政策優勢重新定義“金融中心”的內涵。

當我們談論“香港的Web3之路”,它從來不只是一次產業升級,而是一次“以科技創新引領高質量發展”國家戰略的延展,是一次科技革命與金融文明深度融合的歷史性躍遷。

從金融自由港的建立,到2022年發佈虛擬資產政策宣言,再到2025年發佈的(香港數字資產發展政策宣言2.0)(政策宣言2.0)——這座城市始終用政策的確定性,迴應產業的不確定性。

政策宣言2.0不僅僅是“監管的加強”,更是圍繞“LEAP”戰略架構進行的制度性升級: LEAP是指Legal(法律合規)、Expanding(資產代幣化擴展)、Advancing(應用場景拓展)和People(人才建設)四個關鍵維度,體現了香港在數字資產領域的全面佈局與長遠規劃。

• 明確穩定幣監管,將於2025年8月1日正式實施穩定幣發牌制度,開創全球領先先例;

• RWA代幣化被定爲重點產業,推動債券常態化發行,並計劃將黃金、綠色能源、電動車資產納入代幣化範圍;

• 代幣化ETF、數字資產基金享受印花稅和利得稅豁免,進一步增強稅務競爭力;

• 數字資產交易平臺牌照增至11家,衍生品及槓桿融資通道逐步放開;

• 推動人才建設,Cyberport創新基金與高校共同建立Web3人才生態體系。

這一切背後,是對香港金融系統兼容性與開放性的高度自信,更是在國際金融博弈中,以香港作爲“橋頭堡”的戰略選擇。

技術棲息地,資本通道口,信任新邊界

Web3的發展不僅是一場科技的更迭,更是一種對效率與信任範式的根本重塑。在全球對新一代金融基礎設施充滿焦慮與期待的時代,香港選擇了一條務實與遠見並重的道路:既不盲目追風,也不固步自封。

所謂“技術棲息地”,指的不僅是區塊鏈等底層技術在香港得以落地試驗,更是監管制度與金融場景共同賦能,使其真正走出“代碼”與“白皮書”的象牙塔。今天,鏈上資產發行、鏈上清算、鏈上身份認證等機制,已在香港多點開花,成爲現實中的公共產品,而非孤立的技術演示。

“資本通道口”不僅意味着香港繼續發揮其作爲離岸人民幣與全球資本市場的流動中樞角色,更在於其能夠將傳統金融與Web3之間“本不互通”的系統打通。一位家族辦公室負責人曾評價:“在香港,數字資產終於可以像基金、債券一樣進行組合配置。”

至於“信任新邊界”,這並非抽象概念,而是正在被法律、技術與制度共同構築的現實。鏈上交易記錄的不可篡改、審計機制的可驗證性、KYC與AML框架的協同推進,爲Web3重建了一套可被機構認可的信任體系。某種程度上,香港已讓“合規”從束縛變爲加速器。

在這場創新實踐中,香港也涌現出了一批以HashKey爲代表的領軍企業,積極參與並引領產業變革,最近HashKey聯合傳統金融機構廣發證券推出香港首個鏈上證券產品GF Token,首日交易規模突破2億港元,其持牌虛擬資產交易所HashKey Exchange推出的Omnibus綜合賬戶服務覆蓋香港90%的持牌券商,極大地推動機構參與門檻降低。

全球新秩序中的“香港之問”

在美元體系與科技資本重新博弈的大背景下,中國迫切需要一個連接全球資源、推動數字資產製度演化、承擔試點使命的新金融空間,而香港,正穩穩站在這場全球格局重塑的交匯點上。

Web3政策的出臺並非偶然,而是時代抉擇的必然結果,其背後有着深刻的經濟與技術邏輯支撐:

• 儘管資本市場尚未大規模遷移至鏈上,但鏈上資產流通效率已明顯提升。例如,鏈上結算時間從傳統T+2縮短至秒級,交易成本降低超過80%;

• 全球法幣體系持續承壓,2024年全球主要央行平均加息次數達到近年來最高,進一步推動穩定幣作爲“技術型貨幣”的制度化需求;

• 人工智能與區塊鏈的融合正深刻改變金融底層結構,鏈上信用、鏈上身份和鏈上交易邏輯構建出一套全新的信任框架;

• 年輕一代的金融認知結構發生轉變,信任開始從牌照機構轉向鏈上共識機制,推動新型金融體系的快速生長。

在此背景下,香港以“一國兩制”提供的政策創新空間,以國際金融中心積累信任基石,以Web3政策2.0爲引擎,正加速向全球數字資產樞紐轉型。

香港的角色已不只是“監管試驗田”,而是全球Web3戰略資源的集聚港,是亞洲鏈接傳統金融與去中心化金融(DeFi)的雙向通道,更是RWA與穩定幣合規落地的制度座標。

可以說,在鏈上效率不斷提升、數字資產製度化大潮來臨的時代,香港理應也必然在全球新金融秩序中扮演引領者的角色。

結語|時代選擇了香港,香港選擇了Web3

2025年是香港以數字主權與制度創新重新出發的關鍵節點。Web3不僅是技術革新,更是香港主動在全球治理、金融競爭、科技範式重構中找到的戰略錨點。我們正在見證一個屬於香港、中國乃至全球的數字經濟新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