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行情,

從個人觀察來看,大餅似乎仍走在納指的前面。

前期大餅先行回調,納指隨後跟跌,

而最近大餅率先反彈走新高,納指也慢慢爬回了新高。

然後大餅的走勢及趨勢線依然具備一定的參考意義。

不過,回到操作本身,

這個階段“長持”的性價比幾乎是沒有的。

雖然短期也許能博點利潤,但“慣性長拿”並不總是正確的策略。

很多時候,長拿變成了長期回撤。

比如:

2015年買了某些城市的房產,10年後,拿到現在可能還虧着。

A股近7-8年長拿,大多數品種年化甚至跑不贏銀行利率。

等等

不是沒有高收益的時候,而是階段性紅利容易被時間消磨掉。

當利潤被套牢、預期兌現殆盡,再回頭看,才發現原地踏步甚至倒退。

所以,當判斷利潤有限時,空倉其實是更高效的選擇。

它不僅保留了機動性,也有更多餘地去等待真正有性價比的重倉機會。

繼續等待下一次能放心重倉、能願意長持、能看到確定性的“拐點”。

但肯定不是現在,

現在不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