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作者:, 轉載:Daisy,火星財經
「未來全球金融的底座,就是 Robinhood Chain」
一家券商,能否顛覆的不僅是佣金體系,而是整個全球資產交易的底層架構?Robinhood 似乎給出了自己的答案。就在剛剛結束的法國戛納發佈會上,這家以零佣金攪動美國證券行業的巨頭,向外界拋出了一個極具想象力的願景:用區塊鏈和代幣化,把股票、衍生品甚至私募股權全面推向鏈上,並最終打造一個足以承載全球真實資產的新型 Layer2 公鏈——Robinhood Chain。
這場發佈會不僅是一張產品清單那麼簡單,而是 Robinhood 對未來十年版圖的宣告。歐洲、美國、全球三個市場被分別劃定了不同的突破口,卻又彼此呼應,共同描繪出一個由代幣化資產驅動的全天候交易新秩序。本文將分三部分,結合 Robinhood 現場的發佈會信息以及行業大背景,深入拆解這套「鏈上券商」大棋局。
面向歐洲市場:代幣化美股 + 永續合約 + All-in-One 投資 App
主要產品信息:
1、Robinhood 推出 200+ 支美股及 ETF 的代幣化交易,基於 Arbitrum,年底擴展更多標的
2、歐洲 App 從 Robinhood Crypto 升級爲「Robinhood」,定位綜合投資平臺
3、永續合約今夏上線,移動端下單更簡潔
4、Bitstamp 作爲永續及衍生品流動性引擎
5、代幣化股票支持實時分紅與拆股同步
6、歐洲覆蓋 31 國,7 月起可申購 SpaceX、OpenAI 私募代幣
值得關注的細節:
1、三階段路徑:
a.TradFi 託管 → Robinhood 鑄造代幣
b.Bitstamp 承接週末交易 → 24/5 流動性
c. 最終支持自託管與跨鏈
2、7 月 7 日前入金可享 2% 獎勵3、App 改名與 UI 升級,強化「投資超 App」定位
Robinhood 將歐洲用戶視作代幣化戰略的排頭兵,原因也不難理解:歐盟近期落地 MiCA(加密資產市場法案),相較美國監管更加清晰,而 Robinhood 在歐盟的滲透率遠未飽和。
Robinhood 在發佈會上宣佈,超過 200 支美國上市股票與 ETF 將通過 Arbitrum Layer2 進行代幣化交易,歐洲用戶可在 Robinhood 平臺內像交易數字貨幣一樣買賣這些代幣化股票。由於 Robinhood 同時引入鏈上同步結算機制,分紅、拆股等權益也會自動在代幣持有人賬戶中更新。用戶甚至不需要學習複雜的區塊鏈細節,幾乎無感地獲得一個 24/5 可交易的美股代幣市場。
Robinhood 稱到年底前將持續擴充代幣化標的,計劃覆蓋「數千只美股和 ETF」。從技術上看,現階段所有交易會由 Robinhood 與傳統經紀商合作完成股票採購並鑄造等值代幣,確保 1:1 真實持倉,未來逐步把這個過程遷移到自研 Robinhood Chain 上,以實現跨鏈和自託管的能力。
除了代幣化股票,Robinhood 還宣佈在歐洲上線永續合約交易(Perpetual Futures),由 Bitstamp 提供交易撮合與清算支持。這也是 Robinhood 去年斥資 2 億美元併購 Bitstamp 後的首次深度整合。Robinhood 特別強調永續合約的用戶體驗創新:在移動端界面中,原本繁瑣的保證金、止損止盈配置,都被極簡化成滑動條操作,允許散戶投資者以更低的門檻上手高階槓桿工具。
爲了呼應這些重磅更新,Robinhood 把原本名爲「Robinhood Crypto」的歐洲 App 更名爲「Robinhood」,定位 All-in-One 投資超級 App,集加密貨幣、代幣化股票、永續合約三者於一身,意圖在歐盟 31 國+EEA 一舉確立先發優勢。
而最出乎行業意料的是 Robinhood 在會場宣佈的「私募股權代幣」計劃:從 7 月 7 日起,歐洲 Robinhood 用戶將可申領 SpaceX 與 OpenAI 的首批代幣化股權。這意味着 Robinhood 率先打破傳統私募股權長期被富豪與機構壟斷的模式,把全球最受矚目的科技初創企業的份額以代幣形式向散戶用戶開放。
這種思路實際上回應了一個在區塊鏈圈被提及已久的問題:普通人如何公平參與到未來的財富積累?Robinhood 給出的答案是——私募股權也要代幣化,且平等准入。
面向美國市場:進階加密交易 + AI 助手 + staking
主要產品信息:
1、Legend 平臺的高級圖表和指標未來支持移動端
2、上線 Smart Exchange Routing,自動匹配最低費率
3、提供精確持倉選擇,方便稅務管理
4、staking 在美上線,首批支持 ETH、SOL
5、AI 助手 Cortex 服務 Robinhood Gold 用戶
6、Rabbit Gold Card 後續可加密返現7、這些功能未來計劃擴展到歐洲
值得注意的細節:
1、staking 活動送 2% 獎勵並取消門檻
2、Cortex 信息流包含代幣動態、鏈上事件
3、Smart Routing 大宗交易可低至 0.1% all-in
4、staking 被定位爲「社區安全」參與方式
如果說歐洲是 Robinhood 的代幣化試驗場,那麼美國無疑是其用戶基盤最堅實的主戰場。Robinhood 利用這次發佈會同步釋放針對美國市場的產品升級,意圖通過深度工具與更豐富的投資場景,穩固其「活躍交易者的首選平臺」地位。
首先 Robinhood 宣佈在美國上線 staking 產品,首期支持以太坊與 Solana,並且取消最低質押門檻。活動期間,用戶可享受 2% 的存款獎勵,無論質押金額大小。Robinhood CEO Vlad Tenev 在會上多次提到 staking 的另一層意義:它不僅僅是賺取獎勵的方式,更是每個用戶參與維護網絡安全的機會。他說:「區塊鏈的安全性來自人,staking 也是 Robinhood 想把用戶納入金融系統共建的一種體現。」
在交易工具方面,Robinhood 的旗艦產品 Legend(目前主要在桌面端)宣佈將於今夏把高級圖表、指標自定義以及深度訂單簿功能遷移到移動端。這一動作對移動端交易者尤其有吸引力,因爲過去 Robinhood 在移動端的功能與專業桌面版存在較大差距。
配合 Legend,Robinhood 還推出了 Smart Exchange Routing 功能,跨多個交易所尋找最優流動性並自動路由,按 30 天滾動交易額來動態計算費率,最低可至 0.1%,同時取消傳統 maker/taker 的區分。這種邏輯與美股行業常用的「智能報價路由」高度類似,是 Robinhood 吸引大宗及量化加密交易者的關鍵一步。
此外,Robinhood 還在會上發佈 AI 投資助手 Cortex,未來會面向 Robinhood Gold 用戶,提供整合市場動態、鏈上大額轉賬、代幣新聞乃至公司財報的全方位分析。Cortex 的目標是幫助用戶理解數字資產波動的根本原因,不只是提供簡單價格提醒。
最後,Robinhood Gold 信用卡(Rabbit Gold Card)將增加「加密返現」功能,允許持卡用戶把日常消費返現自動兌換成選定的加密貨幣。Robinhood 表示這是「打破現金返現邏輯」的一次創新,意圖讓用戶日常生活與鏈上資產管理無縫銜接。
總的來看,Robinhood 在美國市場正在從一個「零佣金券商」升級爲「鏈上資產管理一站式平臺」,從 staking 到 AI,從信用卡到智能路由,都體現出 Robinhood 對用戶生命週期管理的進一步深耕。
全球戰略:Robinhood Chain + 私募股權代幣 + 全生態上鍊
主要產品信息:
1、Robinhood Chain 基於 Arbitrum 打造
2、中期可在 Bitstamp/TradFi 流動性間切換
3、長期允許自託管及跨鏈遷移
值得注意的細節:
1、SpaceX、OpenAI 私募股權代幣將率先上線,私募代幣被看作打破高淨值壁壘的關鍵
2、正與監管合作,推動合規上鍊,未來向開發者開放推動 RWA 生態
上文提及的所有這些產品,最終都將匯入 Robinhood 的「全球棋局」——Robinhood Chain。
Robinhood Chain 由 Arbitrum 技術棧演進而來,被 Robinhood 定位爲「首個專爲真實資產服務的 Layer2 公鏈」。它不僅會承載 Robinhood 的代幣化股票交易,也將支持未來包括房地產、債券、藝術品、碳信用在內的全品類真實資產代幣化。
在發佈會上,Vlad Tenev 給出了一個「三階段」計劃:
第一階段:用戶下單後,由 Robinhood 的美國經紀商從傳統交易所購入股票並託管,Robinhood 生成代幣同步發放,保證與實物 1:1 對應
第二階段:Bitstamp 及 TradFi 流動性集成,實現當傳統股市休市(例如週末、假期)時也可繼續交易
第三階段:全面解鎖代幣的自託管轉出能力,允許用戶將這些 Robinhood 生成的資產跨鏈遷移到個人錢包或其他 DeFi 協議使用
換句話說,Robinhood Chain 不僅是 Robinhood 自身的「二層結算網絡」,未來也將成爲一個面向全球開發者開放、允許第三方項目在其上發行真實資產代幣的公鏈生態。
這一模式和 Coinbase、Kraken 近期積極探索的 RWA(Real World Assets)戰略形成了正面競爭。不同的是,Robinhood 具備券商資質,並且從美股代幣化就起步,擁有完整的合規經紀鏈路,可以比純粹的交易所型平臺更快地打通傳統金融與區塊鏈的合規通道。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 Robinhood 在現場同步宣佈 OpenAI 與 SpaceX 私募股權代幣的即刻發放。未來這些代幣可通過 Robinhood Chain 在週末依舊流動,不依賴單一託管方,並允許後續自由跨鏈使用。這種嘗試可能改變整個私募投資行業的流動性結構,正如 Robinhood 當年推動零佣金革命那樣,具備極強的破壞式潛力。
在行業觀察者看來,如果 Robinhood 成功把 Robinhood Chain 做成全球真實資產底座,不僅僅是股票或期貨,包括房地產、藝術品乃至碳排放指標,都可能在未來變成 Robinhood 用戶錢包裏的可組合資產,這對全球金融體系將是一種非常深刻的再造。
鏈上券商的雛形
從零佣金,到美股碎股交易,再到今天喊出「Robinhood Chain」,Robinhood 正在書寫一段連續性極強的創新路線:每一步都瞄準傳統金融體系中的門檻與低效環節,通過技術手段大幅降低進入壁壘。
當代幣化從一隻蘋果股票走向一棟大樓、一個私募股權份額,甚至一個藝術品的時候,區塊鏈就不再只是炒作的工具,而真正具備了「資產互聯網」的意義。Robinhood 看到了這個機會,且希望用自己的用戶體量與品牌信任,在監管逐步明朗的窗口期率先跑出來。
Ripple 與 BCG 的報告預測,到 2033 年全球代幣化真實資產市場可達 18.9 萬億美元。Robinhood 顯然不打算只做一個插足者,而是要成爲這個市場的地基施工方。戛納發佈會上那句宣言或許可以做收尾:「未來全球金融的底座,就是 Robinhood Ch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