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作者:Hart Lambur,Risk Labs聯合創始人。

去中心化金融(DeFi)以可組合性爲基石,但這一特性正在破裂。隨着新區塊鏈不斷涌現,流動性分裂的問題變得嚴重。

過去單一的共享環境分裂成幾十個孤立市場。沒有連接這些環境的基礎設施,DeFi可能喪失其強大優勢。

流動性分裂成爲DeFi可擴展性的核心風險。雖然在多鏈上的擴展是對以太坊擴展性限制的自然迴應,但也帶來了新的問題。

流動性分裂是DeFi的核心失敗模式

DeFi協議依賴深厚、可組合的流動性:可借、易換、可組合的資產池。

在多鏈世界中,這一假設不再成立。流動性現今分散在多個L1、rollup和appchain上。部署在17條鏈上的Aave、11條鏈上的Pendle,其捕獲的流動性通常僅限於所在環境。

這種分裂產生了根本性的效率損失:市場稀薄、滑點高、用戶和協議激勵弱。即使是設計良好的經濟模型,當流動性不再密集時也會失敗。曾在以太坊主網上運作順暢的協議,因運作環境不同而面臨困境。

多鏈用戶體驗障礙不是根本問題

多鏈DeFi的焦點在於用戶體驗障礙:更換錢包、獲取gas費代幣、橋接界面操作等。這些都是缺乏統一執行層的表面症狀。

意圖基礎設施解決互操作性問題

意圖不僅僅是抽象層:它改變了我們設計流動性、可組合性和執行的方式。

新的標準化方式使跨鏈意圖的表達和完成更簡單,實現隱形橋接:一鍵交換、存款或交互可以跨鏈進行,而無需用戶管理複雜性。

用戶在Solana鏈上可以交換進Arbitrum中的金庫。流動性可以進入和退出與以太坊本地標準隔離的BNB鏈。

結果不是完美的統一,而是更具彈性的系統:儘管存在差異,系統能夠協同工作。

通過意圖,用戶定義期望結果,而協調者在不同生態系統中執行,保留本地優勢同時實現全球流動性。

多鏈已成爲DeFi目前的運作環境。除非我們在基礎設施層解決可組合性問題,否則DeFi可能無法隨其擴展。

觀點作者:Hart Lambur,Risk Labs聯合創始人。

本文僅供一般信息參考,不應視爲法律或投資建議。文中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立場,並不一定反映Cointelegraph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