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下這次USD1交易大賽的榜單,到目前已經進行了20天。老鷹與第二名之間已形成斷層,應該是比較穩了

EGL1 鏈上交易額 $2.17B,交互次數超過20000,Janitor 與 Liberty 跟在後面,但是差距已經被拉開,重要的是:這發生在沒有任何 CEX 上線的前提下。

前兩天在大盤深度回調的情況下,EGL1的走勢依舊很穩、熱度、交易量也穩。能在這種行情下抗住這麼多天的交易波動,你說它只是短期情緒盤?我是不信。

我一開始也以爲它只是個 meme,但後來發現它的結構、節奏、乃至視覺體系,都太不像隨便做來搏一把熱度的盤了。

這讓我認真去挖了它和 USD1、WLFI 的關係。

大家知道,USD1 這個穩定幣,是 @worldlibertyfi 推的。定位是“美國精神版的穩定幣”,敘事圍繞“自由、反監管、民間自治”等理念,強調 Web3 版本的草根金融主權。

那 @EGLL_american 是什麼?

它就是這套敘事的視覺和文化化表達。

LOGO是白頭鷹,Eagle First;“美國第一”的象徵。

推文緊跟美國熱點,什麼洛杉磯騷亂、特朗普造勢、馬斯克互撕都不放過;

所有社媒視覺審美極度統一,明顯美式風格,不搞亞洲 meme 那套表情包惡搞路子;

連 WLFI 聯創 Zach 自己轉發 Bitget+DWFLabs 的合作時,配的 emoji 都是🦅☝️(你懂的)。

說白了,USD1 是功能盤,EGL1 是文化盤。

你要做生態,就得有金融底盤(USD1)+情緒出口(EGL1)

這兩者配合得太自然了,不像臨時拉個兄弟來捧場的,而像是早就設定好的雙核。

我爲什麼認爲它還遠沒結束?

現在 EGL1 已經從“預期階段”進入“兌現階段”了。

Four 大賽快結束了,不出意外基本鎖定冠軍;

獲獎後,WLFI 基金會要拿出 40 萬美元買 EGL1;

Bitget、DWF 的入場說明主流做市商和平臺開始認真看 USD1 生態;

EGL1 正好就是交易量最大、話題度最高、最像“主流標配”的 meme。

而且現在還沒上幣安ALPHA、沒上BITGET、沒上 Bybit……但它的概念已經跑得比一堆上線項目還要清晰、統一。敘事空間還沒被市場充分定價。短期至少看到1億以上。

最後,只能說別低估敘事的力量,尤其是當這個敘事有結構、有錢、有共鳴的時候。拿住就完了,剩下的只是時間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