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穩定幣條例)的立法歷程歷時三年多,從政策醞釀到正式生效,體現了香港對穩定幣監管的系統性佈局。其核心節點可概括爲以下四個階段:

一、政策醞釀期(2022年1月—2023年6月)

- 2022年1月:香港金管局發佈首份(加密資產與穩定幣討論文件),啓動行業風險與監管需求評估。

- 2022年10月:香港政府發表(虛擬資產發展政策宣言),首次明確將穩定幣納入監管框架的意向。

- 2023年1月:金管局發佈諮詢總結,確定“風險爲本”的監管方向,強調需立法規範穩定幣發行。

- 2023年6月:香港實施(虛擬資產交易平臺發牌制度),爲後續穩定幣監管奠定基礎。

二、公衆諮詢與沙盒試點(2023年12月—2024年7月)

- 2023年12月—2024年2月:開展公衆諮詢,共收到108份意見,聚焦儲備資產透明度、贖回機制及反洗錢要求。

- 2024年3月:金管局推出“穩定幣發行人沙盒計劃”,吸引渣打銀行、京東科技、香港電訊等機構參與測試跨境支付與代幣化應用。

- 2024年7月:

- 財庫局與金管局聯合發佈諮詢總結,明確立法框架核心原則;

- 公佈沙盒首批參與者名單,推動技術合規驗證。

三、立法程序推進(2024年12月—2025年5月)

- 2024年12月:

- 12月3日:特首指令向立法會提交(穩定幣條例草案);

- 12月6日:草案刊憲;

- 12月18日:立法會首讀。

- 2025年1月:

- 內務委員會及法案委員會審議草案,細化發牌條件與處罰機制。

- 2025年5月:

- 5月19日:立法會辯論草案,重點討論域外效力與過渡安排;

- 5月21日:立法會三讀通過草案。

- 2025年5月30日:條例在憲報刊登,完成立法程序。

四、正式生效(2025年6月—8月)

- 2025年6月6日:政府憲報刊登(穩定幣條例(生效日期)公告),指定2025年8月1日爲正式實施日期。

- 過渡期安排:

- 現有發行人需在生效後3個月內提交牌照申請,可臨時運營6個月;

- 未獲牌者須終止業務,違者面臨最高7年監禁及500萬港元罰款。

核心意義

該條例是**全球首個針對法幣穩定幣的全面立法,通過發牌制度、儲備資產100%覆蓋、強制贖回等規則,平衡創新與風險。其落地標誌香港從傳統金融中心向“數字資產樞紐”轉型的關鍵一步,也爲離岸人民幣穩定幣探索預留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