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這幾個月的通脹+,持續穩定在3%以內,美聯儲*依舊按兵不動,表現上足夠的謹慎的,不過也在情理之中,符合市場預期,且這幾年市場也被教訓了,早在2023年末到2024年9月之前,市場的預期點陣圖+基本就沒對過,太過於高估降息的預期,以至於現在即便看到通脹下行,也不敢過於激進的給出降息預期了。

美聯儲的按兵不動,情理之中的預期是,有一個特朗普足夠美元鬧心的,如果美聯儲也採取激進的降息政策,那美元對內對外可就不止是現在的表現了,所以在特朗普剛開始吵着要給美聯儲施壓的時候,揚言換掉美聯儲主席,當時的觀點就有兩個結論,別看當時特朗普喊得兇,一個是動不了美聯儲的獨立性,另一個最後守住美元底線不至於太失控,特朗普反過來還得謝謝美聯儲。

至於美債*壓力,你不能指望降息就能解決,這是從2008年就積累的長期代價,也不是哪一任政府單獨的結果,你學習日本模式*,就得有長期陷入進退維谷的預期,比如政府槓桿120%下,如果出現通脹反彈,加息是不加息,央行的最主要義務是對貨幣購買力的負責,現實結果就是要加息,包括政府負債220%以上的日本可能都還要繼續加息,加息以後政府負債壓力加劇,比如美國18%甚至更高的利息佔財政支出的比例,光靠一個央行解決不了那麼多積累的問題,通脹反彈後需要付出的代價更大。

題外話,美聯儲是美債的主要購入方之一,也是美國基礎貨幣投放*的主要渠道之一,而現在放鬆美債作爲抵押的穩定幣*,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美債對美聯儲的依賴,只是規模還不清楚能喫下多少,未來風險有多大,暫時還看不出來。

回到這個問題,至於什麼時候出發降息,個人給過預期:

1)通脹連續6個月穩定在2~2.5%,且沒有顯著的回升趨勢,這個是美聯儲降息的市場因素前提;

2)特朗普政府與主要貿易方儘快落實關稅政策協議,降低政策不確定性帶來的通脹衝擊。

在這種情況下,美聯儲的降息就會加速落地,還有三個多月空間,現在通脹表現不錯了,就看特朗普政府的關稅協商進展了。

#鲍威尔发言 #加密概念美股 #以色列伊朗冲突 $BTC $SOL $mk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