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市場中精密的影響力金字塔甚至比傳統媒體更加有控制力。
撰文:rosie
編譯:AididiaoJP,Foresight News
我們通常認爲推特在加密領域中是去中心化程度最高的信息網絡。任何人都可以在推特上分享 alpha、建立社區和成爲領袖。用戶的權益可以得到完全保障,不會受到平臺的限制。
然後,令人驚悚的事實卻是隻需要 100 個推特 KOL,就能控制數百萬人對加密貨幣的看法,例如哪些項目受到關注以及資金流向何處等。以推特爲核心信息網絡的加密市場卻有着中心化程度最高的影響力經濟,看似人人平等的社區背後,卻被金字塔般的傳導網絡牢牢控制着。
更有甚至,加密市場中精密的影響力金字塔甚至比傳統媒體更加有控制力。
推動加密市場發展的推特核心 KOL 圈
在加密領域中,推特並不是一個開放性自由交流的場所,它更像是一系列的同心圓,影響力從中心向外不成比例地進行輻射。
金字塔第一層:KOL 領袖(5-10 個賬戶)
這些賬戶不僅擁有粉絲,還具有頭部的網絡效應。當他們發推文時,數百個賬戶會在幾分鐘內轉推和評論。KOL 領袖隨意發的推特都可能會推動相關代幣增長,換句話說,他們的批評可以摧毀項目,支持同樣可以立即讓項目成爲市場焦點。
這就好比是 NBA 球星科比發佈有關某個項目的推文時,不僅會引起大衆的參與,還會引起機構關注、風險投資的興趣和市場偏好的變化。
金字塔第二層:影響力放大器(20-30 個帳戶)
這些帳戶將領袖的推文轉化爲趨勢。他們通過引用推文,添加評論等方式,確保信息傳達到特定社區,並覆蓋到風投機構,優秀建設者和生態系統領導者等。
金字塔第三層:迴音室(70-75 個賬戶)
中層影響者,他們向大衆重複金字塔第一層和第二層的觀點。他們很少提出新想法,但對於擴大敘事至關重要。他們的工作是讓領袖的意見成爲是社區的共識。
其他人:大衆對金字塔中 100 個推特 KOL 選擇討論的內容進行消費和做出反應。
加密敘事是如何在推特上傳播的?
敘事的傳播不是隨機的,而是可預測的:
步驟 1:播種
KOL 領袖首先分享觀點、見解或新的發現,其中可能是真正的 alpha 或市場營銷。
第 2 步:放大
第 2 級帳戶在 1-3 小時內引用推文,並添加自己的觀點,創造獨立發現的假象。
步驟 3:驗證
第 3 級帳戶不斷提供證據支持,讓市場達成「所有聰明人」都認同的虛假共識。
步驟 4:大衆傳播
大衆賬戶開始分享敘事片段,通常會存在關鍵的細微差別,但核心信息不會改變。
第五步:制度化
加密媒體撰寫文章開始引用「加密推特情緒」,敘述成爲公認的市場共識。
整個週期需要 24-48 小時,當大多數人看到「流行」的加密趨勢時,實則是影響力經濟已經決定了其傳播軌跡。
影響力經濟學的商業模式:
KOL 領袖的影響力傳導是一種複雜的商業模式:
影響力代幣化:
把付費推廣僞裝成自己的獨特觀點
擔任項目「顧問」職位,並進行推廣
獲得會議和活動的經費
獲得項目的贊助和社區優質內容的投稿
間接價值獲取:
提前獲取項目信息和代幣
融資輪次中的有利分配
與頂級風投基金和創始人建立聯繫
獲得董事會職位和股權的機會
投資組合抽水:許多頂級賬戶都是天使投資人或加密項目的顧問。
加密影響力的系統性偏見
推特加密 KOL 的影響力中心化造成了系統性偏見:
地理偏見:大多數一級賬戶都位於美國,從而創造了以美國爲中心的全球技術敘述。
網絡偏見:與有影響力的 KOL 領袖已有聯繫的項目無論技術優勢如何都會獲得一定的關注。
財富偏好:巨鯨賬戶可以參與獨家交易,創造複合優勢。
語言偏見:非英語項目和社區的系統性代表性不足。
專業偏見:金融工程比技術創新更受關注,因爲金融人士更善於自我推銷。
哪些內容被推廣,哪些內容被忽略
分析加密貨幣推特趨勢可以揭示出影響力經濟選擇放大的清晰模式:
大力推廣:
新的 L1 區塊鏈(特別是與 EVM 兼容的)
具有新穎代幣機制的 DeFi 協議
任何標有「基礎設施」或「擴展」的項目
「爲開發商打造」的基礎設施項目
系統地忽略:
沒有代幣或風險投資支持的項目
非金融投機性的技術創新
注重技術而非營銷的項目
非美國本土項目
加密領域的開發者開始過多關注推特上被社區虛構或者誇大的敘事和技術,而不是實際推動技術進步的因素,行業最終陷入惡性循環。
去中心化的幻覺
推特上的 KOL 領袖將自己標榜爲與傳統媒體截然不同的角色,但其影響力和影響力的傳導方式卻驚人地相似:
傳統媒體:少數編輯決定報道哪些新聞,記者進一步擴大這些決定的影響,觀衆則消費被選中的信息。
推特 KOL:少數 KOL 領袖決定哪些項目受到關注,二級 / 三級賬戶放大這些決定,觀衆消費被選中的信息。
而二者的主要區別在於推特上加密領袖的影響力經濟在權力結構和財務激勵方面不太透明。
下游效應
加密 KOL 領袖的影響力集中會產生以下這些後果:
資本配置:風險投資家在做出投資決策時會關注推特上的加密市場情緒。獲得有加密領袖支持的項目會得到風投的關注,而沒有獲得支持的項目則會被忽視。
開發人員關注:開發人員會基於社交信息流中出現的內容選擇研究方向。
大衆投資行爲:數百萬人根據來自 100 個未公開且存在利益衝突的加密 KOL 領袖的敘述做出財務決策。
媒體報道:加密記者使用推特情緒作爲重要性的指標,進一步加快影響力經濟的傳導。
打破循環
爲了應對這種情況,我們需要時刻警惕:
對於建設者來說:如果沒有營銷策略,技術再卓越也意味着會默默無聞。建設者要麼學會玩影響力的遊戲,要麼找到願意玩影響力的遊戲的盟友。
對於投資者來說:推特加密情緒是一級賬戶意見的滯後指標,而不是真正的市場情緒。當你在推特上發現某件事成爲「趨勢」時,實際上趨勢已經結束了。
對於用戶:關注那些始終分享相反觀點和技術深度的加密領袖,而不是隻做市場營銷和撈錢的 KOL。
對於生態系統:認識到過度集中的推特加密影響力已經破壞了我們原本要構建的去中心化體系。
底線
加密行業在推特上完全按照市場規律運行。問題不在於影響力網絡是否存在(它們永遠存在)——而是推特上的加密領袖並非都是去中心化經濟中有價值的一環。實際上加密行業存在一個複雜的影響力經濟體,加密 KOL 領袖通常會因爲過度集中的權力和未公開的經濟激勵而作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