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明晰了其數字代幣服務提供商(DTSPs)制度,此前業界對可能禁止加密公司爲海外客戶服務感到恐慌。
在6月6日的公告中,MAS重申從6月30日起,爲海外市場提供數字支付代幣和資本市場產品代幣服務的加密公司需要獲得許可證。
不過,監管機構警告稱,許可證僅在“極其有限的情況下”發放。MAS表示,由於難以監督離岸公司和洗錢風險,不會輕易發放許可證。
MAS強調,由於無法有效監督這些企業,使得無法獲得許可證的企業需“停止其受監管活動。”
相關:英國FCA擬解除對散戶投資者的加密ETN禁令
加密市場的動盪開始?
當MAS設定6月30日爲本地加密服務提供商停止對海外市場提供服務的最後期限時,加密市場有所波動。印度服務但總部在新加坡的加密交易所WazirX宣佈在MAS宣佈最後期限後不久將其業務遷往巴拿馬。
在MGMAS發出公告時,Gibson, Dunn & Crutcher的合夥人Hagen Rooke表示,許可證將僅在罕見情況下發放。
“MAS將在極少情況下才會在新框架下發放許可證(由於這類運營模式通常引發監管憂慮,例如反洗錢/打擊恐怖主義融資相關問題)。”
相關:歐洲準備在2026年監管DeFi
新加坡收緊加密控制
新加坡監管機構的最新動作表明,當地當局意圖對本地加密行業保持更嚴格的控制。今日的公告澄清了爲本地客戶服務的加密公司“已經受到監管”,因此新規僅適用於服務海外客戶的企業。然而,MAS也指出,並非所有與加密相關的服務都受到影響:
“與其他代幣相關的服務提供商,例如僅用作效用和治理代幣的那些,不受新制度下的許可或監管,因此不受影響。”
新加坡的監管變動基於5月的報告,顯示數字資產在該國相當流行。新加坡的加密意識已達到歷史新高,最近調查中94%的受訪者表示熟悉至少一種數字資產。
雜誌:2025年全球加密法律的變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