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勒質疑比特幣儲備證明,透明化噱頭下實爲安全陷阱
5 月 26 日比特幣 2025 大會上,邁克爾・塞勒(Michael Saylor)的發言可太讓人震驚了,因爲他出人意料地對業內流行的“鏈上儲備證明”(PoR)提出了尖銳質疑!
起因是 Blockware Solutions 首席分析師 Mitchell Askew 的提問:Strategy 是否計劃公開旗下比特幣冷錢包地址,以便外部人士驗證其數十億美元資產?
結果塞勒沒順着大家期待的 “支持透明化” 來聊,反而把現在特別火的 “鏈上儲備證明(PoR)” 好好吐槽了一頓,觀點那叫一個犀利。
塞勒用一段生動的比喻揭示了此舉的風險,他稱公開機構錢包,就像把孩子們的家庭住址、銀行賬戶、電話號碼全都貼在牆上,卻指望這樣能讓家庭更安全。
同時,在塞勒眼中,被許多散戶推崇的 “徹底透明”,實則是 “黑客、國家行爲體等各類惡意攻擊的溫牀”。
他還邀請觀衆發起一個生成式 AI 思維實驗,讓 AI 列出錢包公開後會帶來哪些安全問題,它能寫出一本五十頁關於安全問題的書。
塞勒指出這是結構性隱患,因爲冷錢包地址一旦暴露後,資金流動軌跡完全透明,黑客等惡意方可循跡推斷到賬時間、利用 “零日” 算法漏洞精準攻擊。
換言之,未經安全優化的現行 PoR 機制,不僅不能築牢信任基石,反而在無形中削弱了發行人、託管人、交易所及投資者的安全防護體系。
塞勒更是直指PoR機制致命缺陷,稱只驗資產不查負債將毫無意義。例如"價值630億比特幣資產卻對應1000億的負債,那儲備證明將毫無價值。"
此外,塞勒還提出了系統性解決方案。由四大會計師事務所審計資產真實性、覈查抵押情況,通過上市公司流程披露信息,並由高管團隊承擔法律責任。這纔是資本市場認可的合規驗證方式,而非一味追求鏈上透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