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名字是錢志敏。

她洗腦 13 萬人,捲走 430 億人民幣,換成 6.1 萬枚比特幣潛逃海外。

這是她使用的簡單手法,以及後續的結局



錢志敏早年在合肥活動,參與多個直銷項目,用假名李霞操盤山茶油投資計劃。

這是她第一次接近快速賺錢的祕密。

2013 年,錢志敏捲入一樁傳銷案,項目叫香港瑞銀國際,包裝成跨境金融投資:



產品是山茶油,入口是會員制,回報靠人頭疊加。

案件被公安查處,她成功脫身,其他操盤手陸續落網。

不久之後,她悄然離開合肥,去了天津。



2014年3月,天津藍天格銳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

錢志敏沒有出現在工商資料裏,只把自己藏在公司背後。

公司對外宣稱專注科技,推出生命手環、防疲勞安全帶、空氣淨化器、比特幣礦場。

實際上,她在準備一場更大規模的資金遊戲。



核心是理財產品。

每份投資 6 萬元,承諾 30 個月每日返利,回報率高達 200% 以上。

返利是遞增結構,前 6 個月每天返 100 元,後期逐月加碼。

合同寫得清清楚楚,但沒人知道,這背後沒有任何真實業務支撐。



“花花”這個化名在投資圈流傳。

錢志敏從不露臉,始終坐在輪椅上,戴着粉色面紗,遠遠地出現在會議最前排。

她從不講話,但總有人爲她講解:

她是清華雙博士,從美國帶回核心技術。

再加一句:她是國家重點項目的幕後顧問。





推介會開遍全國,一場又一場。

礦場也安排了實地考察,選址在天津郊區。

倉庫裏排滿機器但全都斷電。

工作人員說機器暫時關了,怕有輻射。

投資人不但沒懷疑,反而更覺得安心。



她打造了一個由 7 個大區組成的銷售網絡,覆蓋全國。

有人投了幾萬試試水,返利到賬後就追加幾十萬、幾百萬。

有人賣房,有人借錢,有人拉上全家。

還有不少來自體制內的人把退休金都投了進去。



錢志敏只負責決策,賬面、法務、合同全是別人執行。

她的白手套是任江濤,藍天格銳的法定代表人。

據判決書,他連公司賬戶都沒有控制權。

他表示自己和錢志敏是在遊戲裏認識的,自己只是掛名。



2017 年春天,藍天格銳加速擴張。

僅在爆雷前的三個月,就集中開了幾十場大會,吸收了最後一波資金。

直到 2017 年 7 月 27 日,返現突然停止。

微信羣一夜解散,後臺無法登錄。

投資人開始慌了。



張莉是最早報警的人之一。

她原本是內蒙古呼和浩特一名教師,在熟人介紹下投了6萬塊。

她去北京參會時,看見“花花”被擡進會場,那一刻她以爲自己投對了人。

但爆雷後,她在微信羣提問,立刻被踢出。



她報警時才知道,所謂“花花”的真名叫錢志敏。

這時,警方已經開始立案,內部資料顯示:

藍天格銳累計吸收公衆資金超 402 億元,涉及 12.6 萬人。

錢志敏是實際控制人,也是唯一掌握公司資金流向的人。



但錢志敏早有準備。

在公司崩盤前幾周,她通過男友協助辦理假緬甸護照,化名南銀,偷渡出境。

2017 年 9 月,錢志敏抵達英國,開始使用另一個身份——張亞迪。

隨身帶走的,是 6.1 萬枚比特幣。





這些比特幣購於 2014 至 2017 年間,資金源自投資者的本金。

她在國內用法幣購入,轉移至境外錢包。

幾乎沒留下痕跡。

在英國,錢志敏買房、購置珠寶、註冊公司,還聘請了華人女子溫簡作爲私人助理。



溫簡成了另一個關鍵人物。

她負責以張亞迪的身份購置房產、資產轉移。

2021 年,溫簡被捕。

2024 年 3 月,倫敦南華克刑事法院判定溫簡洗錢罪名成立,案值爲英國史上最高:

6.1 萬枚比特幣。



2024 年 4 月 24 日,錢志敏在英國落網。

她拒絕認罪,也拒絕保釋。

她說自己是合法珠寶商,不認識藍天格銳。

但法庭已確認,她就是 2017 年逃離中國的在逃嫌疑人。



2024 年 10 月 21 日,錢志敏第二次出庭。

檢方出示錢包地址、資金來源、比特幣轉賬路徑等關鍵證據。

錢志敏仍否認一切。



但 6.1 萬枚比特幣,已被英方查封。

按 2025 年價格計算,市值超過 65 億美元。

最終,錢志敏被判處 6 年 8 個月有期徒刑。



她曾說:“你給格銳三年,格銳給你三世富貴。”

她真的兌現了這句話,只不過,是對自己。

錢志敏得到了三世的財富,留下的是 12 萬人的遺憾、家庭的崩潰和難以追回的數字資產。

輪椅不再被人高舉,而是被推進審判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