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交易市場經驗的我應該有發言權,我90年的,34歲,淨資產5000多萬,其中約有4200多萬都是靠“幣圈”賺來的,前期也虧損過,不過都賺回來了!

所有用“梭哈思維"玩滾倉的人,註定s在黎明前。真正暴利的滾倉,是用**反直覺倉位控制法把風險壓縮到極致

一、首倉的死亡紅線(90%的人倒在這裏)1000U本jin首倉嚴禁超過50U (5%),但95%的人忍不住直接開100U

首單必須完成兩個動作:

設置0.8%價格區間止損(具體算法表格s我可下載)

在交易對裏預埋好3檔補倉單(價格間隔需配合波動率計算)

二、波動撕裂戰法

當4小時波動率突破歷史均值200%時(2024年SOL生態幣常見現象),啓動"三階裂變加碼":首倉50U (5%)

浮y5有任何不懂隨便問點關注168直接上。0%時加倉150U(總倉位20%)

突破前高加倉450U(總倉位65%)

第三倉必須配合鏈上籌碼集中度指標,識別方法需另外講解

三、致命止y紀律

所有滾倉爆倉都源於"該走不走",我的保命規則:

總y利達300%時,強制提取本j+50%利潤

-剩餘倉位啓用“移動絞殺線":每上漲10%,止損線上移7%(具體參數表已更新)凌晨1-3點必須設置自動止盈

技巧就是精通一兩個技術指標的內在含義,從中解讀幣圈的內在規律。

它和操作策略有機地結合,是幣圈博奕的工具。

結合主力大單是把握莊家資金面控盤的最優選擇,無論買還是賣最後都要體現到盤面上,只要有委託有成交我們就能監控到,所以大家一定要用好這些工具!

從菜鳥到高手-手把手教你建立幣市交易系統

1,大多數行情的演化都會經過萌芽、發展、鼎盛、衰竭、轉勢的過程。

如果說“趨勢”是典型的右側交易,是在轉勢之後的跟進。那麼“結構”就是典型的左側交易,它是對速度的一種勢能定性,是從鼎盛到衰退的一種量化標準。我們對“結構”進行跟蹤研究,是爲了抓住轉勢的臨界點,更加細膩地爲趨勢服務。

2,結構形成之前,必先出現一種狀態:鈍化。

鈍化是結構形成的必經之路。那什麼是鈍化?直白點說,就是沒有表現出應該表現的狀態,出現了不同步。當價格創新低,MACD的DIF值不新低,且負腳線出現2根則判定鈍化。當鈍化發生之後,出現DIF拐頭的那一刻,結構就此形成。鈍化是種狀態,結構形成是一個時刻。

3,結構分爲底部結構和頂部結構。

上節是以底部結構爲例,反之則爲頂部結構。兩波同向行情中間至少要有兩個以上的反向角線來隔開,通過觀察動能上的變化,來跟蹤判斷速度從鼎盛走向衰退的拐點。必須注意的是,所有價格都要以週期收盤價爲準,只有週期走完後,收盤價才能寫死,相應的指標值也會寫死。

4,結構理論,適用於不同的時間週期。

大到日線、周線,小到15分鐘線、1分鐘線。不同的週期對應不同級別,週期的級別越大,結構形成後產生的力度和影響時間也越大,大週期牽制小週期,小週期服從大週期。如果出現“週期共振”,也就是多個週期都出現結構形成,那麼力度和影響時間會更高,並不多見。

5,從量化標準的角度來講,“趨勢通道”的交易標準一目瞭然,每天的通道上下軌價格肉眼可見;“結構”的交易標準也很清楚,就是鈍化後DIF拐頭、結構形成的那一刻。

前兩個月做過一次比特幣一年的結構分析,一年來,日線級別底部結構出現過一次,頂部結構出現過兩次,分別精準對應最低點和兩個最高點。

6,像這樣100%成功率的情況,絕非常態。

並不是每次重要的高點和低點,都會伴隨結構的形成,也並不是每次形成結構後都能促成趨勢的反轉。只是說,當結構形成之時,纔有了交易上的概率優勢。如果最終結構失敗,市場走了小概率方向,就得及時糾錯。交易的本質就是在大概率的地方下注,並防範小概率風險。

7,那麼,如何糾錯?

市場有時候在結構(底部或頂部)形成後,也可能消失,消失後繼續鈍化,然後再次形成新的結構,如此拉鋸。但是,記住一點:在結構形成時買進的倉位,如果市場走了小概率反方向,那麼就要糾錯(止損或者重新買回),糾錯的量化標準是:鈍化消失。也就是DIF值低於(或高於)前鋒值。

8,單按“趨勢通道”來操作,還能賺大錢,因爲幣市震盪期短單邊幅度大。

但單按“結構”來操作,我認爲效果會差很多。儘管它成功率比較高,但日線級別的觸發頻率很低,若用更小級別週期,效果又會差很多。更重要的是,“結構”只提供了買入(賣出)的量化標準+糾錯的量化標準,並沒有形成交易閉環。

9,比如你在一個底部結構買進,但它並沒有賣出的標準,因爲並不是每個高點都會出現頂部結構。很可能你持倉等來的不是頂部結構,而是回調之後的另一個底部結構。請問你該咋整?又會掉入情緒化交易的陷阱。

所以,不僅買得有量化標準,賣也得有量化標準。買賣都有法可依,才能稱爲成熟穩定的交易系統。

10,所以“結構”的特性很鮮明,單獨使用無法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只有配合“趨勢”使用,才能揚長避短,實現1+1>2的效果。

“趨勢”和“結構”在我看來,就是天作之合。它們奠定了交易系統的基石,剩下的僅僅是在它們基礎上,加入倉位管理策略和其他指標的輔助。

$ETH $TRB $OM

#加密市场回调 #美国加征关税 #币安Alpha上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