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好,我是 𝟏𝟎,歡迎回到 #區塊鏈發展史 項目投研系列。今天,我們將聚焦( Boop.fun / BOOP )。

五一假期,boop.fun 的 Meme 幣 $BOOP 上線一小時就暴漲 309%,市值衝上 5 億美元,連 Solana 聯創 Raj Gokal 都來站臺。有人誇它有創意,有人吐槽是 Web3 拼多多,爭議不小。

👇👇👇

一、 Boop.fun 是什麼

Boop.fun 是 Solana 上 的 Memecoin 發射平臺,它的目標也很直接:讓每個人都能輕鬆發幣、靠社區互動賺錢。創始人 Dingaling 來頭不小,自稱 PancakeSwap 創始人,不過後來他被大表哥暗諷說身份不太靠譜。但不得不承認,他確實會抓風口,Uniswap 火了他搞 PancakeSwap,Opensea 火了抄出 LooksRare,現在 Solana 上的 memecoin 火了,他又搞了個對標 Pump.fun 的 Boop.fun。

二、 對標 Pump.fun 的升級版

和Pump.fun相比,Boop.fun的核心差異在於分蛋糕:

1、 Pump.fun:賺手續費,用戶發幣,平臺抽水,散戶純賭狗;

2、 Boop.fun:發幣即獎勵,質押即分紅,用原生代幣 $BOOP 綁定創作者、持幣者、質押者,還承諾平臺賺的錢有一半分給大家。

它想幹一件事:別再搞賭場,大家一起賺錢。聽起來是要搞共同富裕,但到底能不能實現?還得看它怎麼玩下去、社區買不買賬。

三、BOOP代幣經濟模型

$BOOP 是 Boop.fun 平臺的核心治理代幣,具備以下關鍵功能:

1、 治理權利:持有 $BOOP 的用戶可以參與平臺重大決策,比如規則調整、機制升級等。

2、 收益分配:質押 100 枚 $BOOP,可以獲得:已畢業代幣 60% 的交易手續費分成;新畢業代幣 5% 初始供應的空投份額。

3、 代幣分配方式:平臺採用社區友好的分配機制,50% 分配給代幣創建者;50% 分配給代幣購買者(被稱爲 cult members )。

此外,平臺通過 Kaito AI 技術對用戶的 Twitter 賬戶進行評級,以此決定空投的數量和權重。

4、 激勵機制:Boop.fun 明確表示 VC 和內部人員可以靠邊站 ,表達了將價值回饋真實用戶和社區的承諾。


四、核心機制設計

1、 代幣畢業制度

Boop.fun 引入了畢業機制,代幣要達到一定標準,才能獲得平臺的全面支持:

● 市值要求:需達到特定階段市值(如:100 萬、500 萬美元等);

● 交易活躍度:代幣的交易量需達到設定門檻;

● 社區參與度:平臺會評估代幣相關社區的互動和活躍程度。

2、 社區驅動的生態發展模式

Boop.fun 鼓勵用戶深度參與,推動代幣項目發展:

● 空投解鎖機制:空投不是一次性發放,而是逐步解鎖。代幣需達到 500 萬美元市值,才能完全釋放空投。

● 一鍵發幣功能:用戶只需在 Twitter 上給 Boop 的機器人發條信息,就能快速創建自己的代幣,大大降低了發幣門檻。

五、市場表現與生態概況

Boop.fun 生態目前已涌現出多個熱門項目:

1、 市值破百萬美元的代幣:如狗狗主題的 Boopa、Kuma,以及海狸主題的Beevo。

2、 知名創作者加入:包括前 Pudgy Penguins 創始人 Cole Villemain、加密圈影響者 Irene Zhao、Orangie、Deez 等,都在平臺上發行了自己的代幣。

3、 爭議項目:Three Arrows Capital 聯合創始人 Su Zhu 曾在平臺上推出 ZHU 代幣,市值約爲 7.5 萬美元,引發不少討論。

#Boop #Web3 #KAITO @kaitoai @boopdotfun @Kai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