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伸手高等學府哈佛,認為國際交換生實際上是助長反美、親恐怖分子煽動者,並下令在校7000多名外籍生必須立即轉學,引發外界爭議。 (前情提要:川普Meme幣晚宴7個細節:最大持倉者孫宇晨發言、有人門票成本僅1200鎂,端出啥美食.. ) (背景補充:黃仁勳拒絕區塊鏈?Nvidia Inception 官網明寫排除「加密新創」申請 ) 美國川普新政權大刀揮向高等教育界,宣佈撤銷哈佛大學招收國際學生的關鍵資格-「國際留學生和交換訪問學者計畫」(SEVP) 認證,而且新學年馬上生效,殺得這所全球頂尖學府措手不及。這記重拳不只衝著哈佛這塊金字招牌,更直接挑戰其超過四分之一、約 7,000 名國際學生的未來,以及學校胖嘟嘟的荷包。這場史無前例的「滅佛行動」,葫蘆裡到底賣什麼藥?對美國高教和全球學子流動,又會掀起怎樣的驚濤駭浪?大家板凳可得坐穩了! 川普「斬首」哈佛金雞母:國際生掰掰! 話說川普新政權這次出手,可謂快狠準。白宮方面給出的理由洋洋灑灑,聽起來倒是「義正詞嚴」。他們指控哈佛未能提供安全的校園環境,尤其點名對猶太學生保護不力。國土安全部 (DHS) 部長 Kristi Noem 更撂下狠話: 「允許大學招收外國學生並從其高額學費中獲益,以補充其數十億美元的捐贈基金是一種特權,而非權利。」 不僅如此,政府還加碼指控哈佛校園內藏匿著「反美、親恐怖分子煽動者」,而且暗示這些人多半是「外國勢力」。更勁爆的是,哈佛還被懷疑有反猶太主義傾向,甚至與「中國共產黨」(CCP) 暗通款曲,被指控收留並培訓涉及維吾爾族種族滅絕的中共準軍事團體成員。乖乖,這帽子一頂比一頂大!整起事件的導火線,據稱是 DHS 要求哈佛交出國際學生涉及非法或暴力行為、參與抗議以及校內紀律處分的詳細記錄,簡直是要把學生的祖宗十八代都掀出來。其實,在這記「鎖喉」絕招之前,川普政府早已對哈佛頻頻出招,從審查聯邦研究經費到威脅取消免稅資格,招招都想讓哈佛「跪下」。 哈佛硬起來「法院見」 面對這突如其來的「賜死」,哈佛大學自然也不是省油的燈,校方馬上跳腳,痛批政府此舉「非法」、「具報復性」,根本是在霸凌哈佛大家庭,更是對學術研究自由的粗暴踐踏。哈佛大學發言人態度強硬,表示哈佛在接待國際學生方面,歷史悠久,聲譽卓著,能力不容置疑,「想用這招打趴我們?門都沒有!」 光說不練假把戲,哈佛已磨刀霍霍,準備在聯邦法院與政府正面對決,控告此決策侵犯大學的憲法權利和正當程序。哈佛同時質疑 DHS 要求提供學生敏感個資的合法性與公平性,直指其背後有不可告人的政治動機,完全無視學生隱私權益,喫相未免太難看。 最倒楣的,莫過於那些遠渡重洋、懷抱夢想來此求學的國際學生。哈佛大學目前約有 7,000 名國際學生,佔學生總數超過 25%。如今 SEVP 認證一旦被撤,這些學生若想繼續合法留在美國完成學業,就得趕緊打包,十萬火急地尋找其他擁有 SEVP 資格的學校轉學。雖然應屆畢業生尚能順利取得文憑,但這突如其來的橫禍,已讓許多國際學生心急如焚,夜不成眠。 來自奧地利的哈佛學生 Karl Molden 就哀怨表示,感覺「事情正在崩潰」,已經焦頭爛額地在找備案。而瑞典學生 Leo Gerdén 更痛批政府的行為簡直是「殘酷地非人化」,把國際學生當成哈佛與白宮鬥法的「人肉沙包」。他原本雄心勃勃,打算在美國繼續深造,現在心灰意冷,竟開始考慮轉往中國攻讀碩士,這劇情轉折之快,讓人不禁感嘆世事如棋。 老美也怕「中國滲透」?高教「軟實力」打到骨折 這場川普政府與哈佛大學之間的世紀大對決,絕非偶然,而是雙方長期以來互看不順眼的矛盾總爆發。從吵翻天的「多元化、公平和包容性」(DEI) 政策,到先前親巴勒斯坦抗議活動的處理方式,直到川普上任後,哈佛等高等學校的學運也極力反對川普,因此可說雙方樑子早就結大了,如今只是新仇舊恨一起算總帳。 而且別忘了,國際學生可是哈佛大學的金雞母,更是美國高等教育的搖錢樹。這些學生多數支付全額學費,對哈佛乃至全美大學的收入貢獻極大。川普政府這一刀砍下去,無疑是斷了哈佛一條重要的財路,財務衝擊恐怕不輕。哈佛那數十億美元的捐贈基金,雖然聽起來很多,但少了國際生這羣「VIP 客戶」,日子恐怕也沒那麼好過。 更令人憂心的是,此事掀起了對學術自由的靈魂拷問。政府如此赤裸裸地幹預大學自主權,究竟意欲何為?聯邦政府這隻手是不是伸得太長,管得太寬?這不禁讓人懷疑,未來那些「不夠聽話」或膽敢質疑政府的大學,是不是都得皮繃緊一點,準備接招? 法律攻防戰開打!學術自由VS政府鐵腕,誰能笑到最後? 面對川普政府這記泰山壓頂,哈佛勢必會在法律戰場上背水一戰。美國教育委員會主席 Ted Mitchell 就直言,政府對哈佛採取的行動「極不尋常」,想順利通過法律檢驗,恐怕沒那麼簡單。接下來,哈佛的律師團肯定會從行政法、學術自由、正當程序等多個角度,對 DHS 的決定提出質疑,力圖證明政府撤銷其 SEVP 認證的行為既無理又霸道。 DHS 要求哈佛交出學生敏感個資的舉動,也勢必成為法庭攻防的焦點。這不僅涉及學生隱私權的保障,更關係到政府權力擴張的界線。究竟在國家安全的「大帽子」底下,政府有多大權力可以窺探學生的一舉一動?這場官司的判決,將具有指標性意義。 川普政府是否會拿哈佛當祭品,「殺雞儆猴」,進而對其他學術機構採取更嚴格的監管措施?這一切的未知數,恐怕都得等這場法律大戰塵埃落定後,才能逐漸明朗。更重要的是,這場博弈的最終結果,不僅將重新定義聯邦移民法規的解釋空間,也將深刻影響大學自主權的邊界。 相關報導 一起駭客事件,意外揭開EigenLayer團隊的荒唐內幕 巴菲特合夥人:比特幣荒唐至極,大眾應該像面對瘟疫一樣遠離它 深度)美國關稅的DNA:歷史不會重演,但會抄襲 "川普下令停止哈佛「國際招生權」,7000名外籍生須馬上轉學"這篇文章最早發佈於動區BlockTempo(動區動趨-最具影響力的區塊鏈新聞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