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肖颯法律團隊
這兩天颯姐團隊的朋友圈被一條消息刷屏了:根據香港政府新聞網消息,5 月 21 日,香港立法會通過(穩定幣條例草案)在中國香港設立法幣穩定幣發行人的發牌制度。據稱,條例實施後,任何人如在業務過程中在香港發行法幣穩定幣,或在香港或以外發行宣稱錨定港元價值的法幣穩定幣,必須向金融管理專員申領牌照。
其實香港立法會要通過穩定幣條例的事情,早在今年 4 月份的時候就已經見端倪了。香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在今年 4 月 7 日的 2025 香港 Web 3 嘉年華大會的演講中就已經透露香港正在尋找 Web 3.0 創新和平衡的監管方式,並且香港穩定幣立法即將通過,而且今年內,香港將發佈第二份有關虛擬資產發展的聲明。也還是在那場 Web 3 嘉年華大會上,特區立法會議員邱達根在主題演講中表明,穩定幣將是產品,而非證券。果然,就在一個多月後,香港的(穩定幣條例草案)在立法會三讀通過。
那麼今天,颯姐團隊就和各位老友一起來聊聊(穩定幣條例)對後續從業者究竟有哪些影響,以及香港虛擬資產監管未來的走向。
01 爲什麼說(穩定幣條例)會把中小機構排除在外
香港出臺(穩定幣條例)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完善虛擬資產監管框架,以在虛擬資產這個領域內進一步找到創新和風險的平衡點。我們可以注意到,香港作爲國際金融中心,從 2022 以來積極推動虛擬資產發展,但缺乏針對穩定幣的專門監管制度。此次條例通過設立發牌制度,明確儲備管理、反洗錢、贖回機制等要求,旨在填補監管空白,這是推出(穩定幣條例)最直接的原因。
完善虛擬資產監管框架,其實從某種角度上也意味着監管的趨嚴。這些條例要求穩定幣發行人必須要有最低 2500 萬港元的實繳股本,並至少確保資產 100%覆蓋流通量且可以隨時贖回這一點就能看出來。這一門檻基本上能夠篩選出實力雄厚的大型機構,而把中小型金融機構排除在外。
其次,就是通過完善監管框架,鞏固金融中心地位,吸引合規資本。
香港在 2022 年發佈虛擬資產政策宣言後,逐步構建涵蓋交易所、託管服務的監管體系。穩定幣作爲連接傳統金融與加密生態的關鍵工具,其合規化有助於吸引全球機構,推動 Web 3 生態發展。這也是增強香港在虛擬資產領域競爭力的必要做法。
這一點其實也與第一點原因一脈相承,發行人需建立符合反洗錢(AML)、反恐融資(CFT)的系統,並確保技術安全性與儲備資產透明性。中小型公司需對現有系統進行升級,可能面臨更高的技術投入與合規成本。基本上斷絕了中小機構在香港“玩”穩定幣的可能。
最後一點原因,就是響應全球的監管趨勢的要求。全球主要司法管轄區已強化穩定幣監管。香港這次推出的條例也與域外主要司法轄區的監管框架趨同,此舉既符合國際合規要求,也爲未來與其他司法管轄區的互認合作奠定基礎。
02(穩定幣條例)會對虛擬幣市場產生怎樣的深遠影響?
影響基本上可以總結爲一句話,那就是虛擬幣市場頭部集中化和生態分化,中小型機構很可能被迫轉型,當然(穩定幣條例)也會加速傳統金融和加密生態融合,促進跨境支付與新興市場滲透。
先說對中小機構命運的影響,之前颯姐團隊已經提到,(條例)要求穩定幣發行人必須爲香港註冊實體,最低實繳股本 2500 萬港元,儲備資產需 100%覆蓋流通量並接受定期審計。這將迫使資金和技術能力不足的中小機構退出直接發行市場,轉向技術服務或與持牌機構合作。例如,某國際知名銀行已在香港佈局合規穩定幣,而中小機構可能僅能通過提供底層技術支持(如區塊鏈開發或風控系統)參與生態。
再說加速傳統金融與加密生態融合,合規穩定幣可作爲傳統金融機構進入加密市場的入口。例如,銀行可能通過發行港元穩定幣參與跨境支付,或與 DeFi 協議合作開發抵押借貸產品。香港的家族辦公室和資管機構也可能增加穩定幣配置,推動代幣化債券、房地產等創新金融工具。
最後的展望就是促進跨境支付與新興市場滲透,條例支持港元穩定幣的跨境應用,結合香港成熟的金融基建,可能挑戰SWIFT 系統。例如,東南亞中小企業可通過港元穩定幣實現低成本跨境結算。
03 全球對穩定幣的監管呈現出怎樣的趨勢?
整體上來看,全球穩定幣的監管大致展現出三大趨勢,即牌照準入與本地化要求普及化、儲備管理趨近傳統金融標準以及功能定位向支付工具集中。
首先是牌照準入與本地化要求普及,主要經濟體普遍要求穩定幣發行人持牌運營,並在本地設立實體機構。例如,香港要求持牌發行人在港註冊並設管理層,美國擬將穩定幣發行權限定於銀行或信託公司。此類措施強化屬地監管能力,防止跨境監管套利。
其次是儲備管理趨近傳統金融標準,各國強調儲備資產的流動性(如現金、國債)和獨立託管,並引入定期審計。香港要求儲備資產價值不低於流通穩定幣面值,歐盟 MiCA 規則甚至要求算法穩定幣持有 300%超額儲備,反映對信用風險的嚴控,其監管趨近於傳統金融標準。
再次是功能定位向支付工具集中,監管機構傾向於將穩定幣界定爲“支付工具”而非投資品,限制其金融中介功能。例如,香港禁止持牌發行人從事貸款業務,避免信用創造風險,與支付機構監管邏輯趨同。
04 寫在最後
最後颯姐團隊還是要說,從宏觀上看,香港(穩定幣條例)的落地,標誌着全球數字金融監管邁入新紀元。這一法規不僅爲穩定幣的合規化發展鋪設了清晰路徑,更通過高標準的准入機制與風險管控,重新定義了虛擬資產市場的“遊戲規則”。但咱們如果說點實在話,那就是很可能中小機構已經排除了穩定幣玩家的行列,基本上只能轉向周邊服務了。當然這也是全球範圍內穩定幣監管的趨勢——Web 3 正在向傳統金融靠攏,合規化與專業化的浪潮已不可逆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