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我們在打開幣安交易軟件,就能看到比特幣的K線圖,然而不是什麼時間和價位都可以進行操作,不然就很容易進在高位很容易就被套了,所以我們要等待底部結構,或者頂部結構出現,纔是最佳的進場價位,這就涉及到你的技術和認知,接下來我就教大家從K線形態上怎麼分辨它的底部形態和頂部形態.
1、W底
(1)概念雙重底也稱“W底”,是指股票的價格在連續二次下跌的低點大致相同時形成的股價走勢圖形。兩個跌至最低點的連線叫支撐線。它的形成是這樣的,在下跌行情的末期,市場裏股票的出售量減少,股價跌到一定程度後,開始不再繼續下跌
(2)雙重底特徵:
①雙底只是將雙頂倒轉過來,形成W字母狀,也就是下跌趨勢結束前出現反彈,然後再度下跌,跌勢趨於緩和,在前次低價附近止住,開始向上漲升。
②突破頸線時出現大的多頭持倉量,也就是雙重底從第二個底部上升時的多頭持倉量會高於第一底部上升時的多頭持倉量,雙重底得以確認。

2、M頭
(1)概念
雙頂,又稱"雙重頂"或"M"頭,是K線圖中較爲常見的反轉形態之一,由兩個較爲相近的高點構成,其形狀類似於英文字母"M",因而得名。在連續上升過程中,當股價上漲至某一價格水平,成交量顯著放大,股價開始掉頭回落;下跌至某一位置時,股價再度反彈上行,但成交量較第一高峯時略有收縮,反彈至前高附近之後再第二次下跌,並跌破第一次回落的低點,股價移動軌跡像M字,雙重頂形成。
(2)特徵
雙頂形態是在股價上漲至一定階段之後形成,形態出現兩個頂峯,分別成爲左鋒、右鋒。理論上,雙頂兩個高點應基本相同,但實際K線走勢中,左鋒一般比右鋒稍低一些,相差3%左右比較常見。另外,在第一個高峯(左鋒)形成回落的低點,在這個位置畫水平線,就形成了通常說的頸線,當股價再度衝高回落並跌破這根水平線(頸線)支撐,雙頂形態正式宣告形成。在雙頂形成過程中,左鋒成交量較大,右鋒成交量次之。成交量呈現遞減現象,說明股價在第二次反彈過程中資金追漲力度越來越弱,股價有上漲到盡頭的意味。雙頂形態形成後,股價在下跌過程中往往會出現反抽走勢,但是反抽力度不強,頸線位置構成強阻力。

3、頭肩底
(1)概念
頭肩底的分析意義和頭肩頂沒有兩樣,它告訴我們過去的長期性趨勢已扭轉過來,股價一次再一次的下跌,第二次的低點(頭部)顯然較先前的一個低點爲低,但很快地掉頭彈升,接下來的一次下跌股價末跌到上次的低點水平已獲得支持而回升,反映出看好的力量正逐步改變市場過去向淡的形勢。當兩次反彈的高點阻力線(頸線)打破後,顯示看好的一方已完全把淡方擊倒,買方代替賣方完全控制整個市場。
(2)特徵
A、這是一個長期性趨勢的轉向形態,通常會在熊市的盡頭出現。
B、當最近的一個低點的成交量較前一個低點爲高時,就暗示了頭肩底出現的可能性;當第三次下跌股價未降到上次的低點,成交繼續上升時,有經驗的投資者就會把握機會建倉。
C、當頭肩底頸線擊破時,就是一個真正的買入訊號,雖然股價和最低點比較,已提升了相當的幅度,但升勢只是剛剛開始,未建倉的投資者繼續買入。
D、當頸線突破後,我們可根據這型態的最少升幅量度方法預測股價會升至哪一水平。這量度的方法是一一從頭部的最低點畫一條垂直線到頸線,然後在完成右肩突破頸線的一點開始,向上量出同樣的長度,由此量出的價格就是該股將上漲的最小幅度。

4、頭肩頂
(1)概念
頭肩頂(Head & Shoulders Top)是最爲常見的倒轉形態圖表之一。頭肩頂是在上漲行情接近尾聲時的看跌形態,圖形以左肩、頭部、右肩及頸線構成。在頭肩頂形成過程中,左肩的成交量最大,頭部的成交量略小些,右肩的成交量最小,成交量呈遞減現象。
(2)特徵
A、左肩部分──持續一段上升的時間,成交量很大, 過去在任何時間買進的人都有利可圖,於是開始獲利沽出,令股價出現短期的回落,成交較上升到其頂點時有顯著的減少。
B、頭部──股價經過短暫的回落後,又有一次強力的上升,成交亦隨之增加。不過,成交量的最高點較之於左肩部分,明顯減退。股價升破上次的高點後再一次回落。成交量在這回落期間亦同樣減少。
C、右肩部分──股價下跌到接近上次的回落低點又再獲得支持回升,可是, 市場投資的情緒顯著減弱,成交較左肩和頭部明顯減少,股價沒法抵達頭部的高點便告回落,於是形成右肩部分。
D、突破──從右肩頂下跌穿破由左肩底和頭部底所連接的底部頸線, 其突破頸線的幅度要超過市價的3%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