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WA落地方向,碳信用排首位,全球減排量變成加密資產,這場革命猶如早期POW挖礦。
碳交易市場,碳金融是全球未來空氣變黃金是超級賽道。
碳信用:RWA的綠色革命
"碳信用上鍊:一場顛覆ESG與DeFi的'綠色金融實驗'"
這場實驗背後,是一個更宏大的命題:
如何讓真實世界的資產(RWA)在區塊鏈上流動起來? 而碳信用,這個既非房產也非債券的"環境權益",正在成爲RWA賽道最激進的創新樣本。
一、碳信用:RWA的"另類優等生"
傳統RWA往往錨定房地產、國債等有形資產,但碳信用提供了一種全新思路——把"減排貢獻"變成可交易的數字資產。
1. 價值從何而來?
每1單位碳信用對應1噸二氧化碳減排量,需經VERRA等機構認證(如某風電,水電,光伏,再生資源項目減少的排放);
企業購買碳信用要麼爲合規(如逃避碳稅罰款),要麼爲ESG形象(如蘋果宣,微軟,騰訊,阿里的"碳中和");
2025年全球碳市場規模達1萬億歐元,截至2025年5月,151個國家提出碳中和目標,其中120個國家通過法律或政策確立其地位,86個國家有詳細路線圖;區域和城市層面目標更具雄心,655個城市或地區已設定目標。並且發展中國家在歷史責任和減排能力原則下目標的雄心指數較高,反映出儘管減排能力有限,但減排意願更高;發達國家在國家主義和階段性公平原則下目標的雄心指數較高,反映出減排目標與歷史責任和國家能力的匹配問題。這個意義和共識不亞於比特幣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