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 2010 年花 10,000 個比特幣買下兩塊披薩。

今天,這筆錢的價值超過了 10.7 億美元。

接下來發生的事,讓他看似“愚蠢”的交易成爲了傳奇:🧵

2010 年,比特幣還只是一個實驗性的開源項目,沒有交易所,也沒有現實用途。

甚至,它只能在 Windows 系統上運行。

拉茲洛·哈涅克斯(Laszlo Hanyecz)是一位居住在美國佛羅里達州傑克遜維爾的 Mac 開發者。

他在早期就偶然接觸到比特幣,出於技術興趣決定加入。

他成爲了第一個將比特幣代碼成功移植到 MacOS 的開發者。

當時使用的是一臺老舊的 iBook G4,他在上面編譯出了第一個適用於 Mac 用戶的錢包客戶端。

他的貢獻使比特幣的用戶基礎從 Windows 拓展到了更多平臺,爲早期傳播起到了關鍵作用。

拉茲洛的活躍引起了中本聰的注意。

很快,他成爲中本聰最信任的合作開發者之一,兩人通過郵件頻繁交流。

他們討論的不僅是代碼 bug,還有更深層的經濟問題,例如:

比特幣的價值來自哪裏?”

“交易如何確認與廣播?”

“未來網絡如何擴容?”

這些早期的技術討論,爲後來的比特幣設計定下了基礎。

除開發外,拉茲洛還引領了挖礦方式的技術革新。

當時,大多數人用的是 CPU 挖礦。

但拉茲洛率先將顯卡(GPU)用於挖礦,大幅提升算力效率。

他用的是當時用於遊戲圖形渲染的顯卡,最終挖出了至少 35,000 枚比特幣。

有數據顯示,在 2010 年春夏之交,他日均產出高達 700 枚 BTC,持幣總量一度超過 80,000 枚。

然而,這種高效率挖礦引起了中本聰的擔憂。

他給拉茲洛發郵件表示:

“我更希望比特幣的挖礦過程對 100% 的人公平,而不是變成算力競賽。”

中本聰的理想,是一個人人都能參與的貨幣網絡。

拉茲洛沒有放棄挖礦,但他開始反思:

怎樣才能讓比特幣真正進入現實生活?

於是,他萌生了一個想法:

“如果我用比特幣去買晚餐,會發生什麼?”

2010 年 5 月 18 日,拉茲洛在 BitcoinTalk 論壇發帖稱:

他願意支付 10,000 枚比特幣,只要有人願意爲他訂購兩塊大披薩,並送到他家。

當時 10,000 BTC 市值約 41 美元

起初,沒有人響應。

直到三天後,一位來自加州的 19 歲大學生,傑里米·斯圖迪文特,看到這條帖子。

他用自己的信用卡,在拉茲洛家附近的披薩連鎖店棒!約翰下單,並讓外賣員送達。

交易完成後,拉茲洛在論壇曬出照片,表示交易順利,兩塊披薩味道也不錯。

這筆交易,成爲比特幣歷史上第一筆現實世界支付行爲。

區塊鏈上留下了明文可查的交易記錄。

如果以當前價格 107,000 美元計算:

10,000 枚比特幣 = 10.7 億美元

每塊披薩 5.35 億,每片披薩價值 6,687 萬美元。

不過,拉茲洛並未止步於此。

他表示這是開放性邀請,並連續數週通過比特幣支付披薩。

根據論壇記錄,他共用約 40,000 枚比特幣購買披薩。

按今日價格,價值 42.8 億美元。

2010 年那個夏天,他仍是最活躍的開發者之一。

但很快,生活和工作佔據了他的時間,他逐漸淡出比特幣社區。

幾年後他在接受採訪時表示:

“我把所有挖到的幣都花掉了,大部分是用來買披薩。現在錢包裏只剩個位數了。”

儘管如今比特幣看來價格驚人,拉茲洛從未後悔他的決定:

“這不是爲了錢,而是爲了證明比特幣可以在現實中使用。”

2018 年,比特幣價格高漲,拉茲洛再次買了一次披薩。

照片中,他的一個孩子衣服上畫着“我愛披薩”,另一個則是“我愛比特幣”。

這次他使用的是閃電網絡,成爲首批用該網絡進行支付的人。

這次僅僅用了 0.00649 個比特幣,相當於 62 美元。

這位推動了兩次比特幣支付創新的開發者,仍堅持他最初的信念:

讓比特幣真正有用。

今天,人們稱他爲“喫掉最貴披薩的人”。

但他更應被記住的身份是:

比特幣經濟的啓動者。

不是投機者,不是壟斷者,而是那個真正嘗試將比特幣用於現實交易的人。

爲了紀念這一事件,每年的 5 月 22 日被稱爲「比特幣披薩節」。

它象徵着比特幣從極客實驗向現實貨幣的首次跨越。

它也提醒人們:

技術的真正價值,只有當它進入生活,才具備意義。

在那個沒有任何人知道比特幣未來的年代,

拉茲洛·哈涅克斯選擇了率先行動。

而歷史,往往就是由這種不計得失的嘗試書寫的。#比特币突破11万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