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份,美債6.5萬億即將到期,特朗普政府只能靠發債“借新還舊”過日子。

​但6.5萬億不是個小數字,由於美國債務規模激增(已達36.2萬億美元)、全球央行持續減持,以及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加劇市場擔憂,誰來買這些美債?成爲一個大問題。

​海外央行,3月份,中國單月減持189億美債,持倉降至7654億美元。全球央行整體減持美債趨勢明顯,外國政府持有比例從43%降至24%。

​美國國內機構,商業銀行受資本充足率限制,購債能力有限,對衝基金有可能加劇拋售。

​最後剩下美聯儲兜底。如果市場認購不足,美聯儲可能被迫重啓量化寬鬆(QE),直接購買美債,以維持市場流動性。

​但美聯儲主席鮑威爾5月15日公開喊話,美聯儲拒絕債務貨幣化,也就是美聯儲說不會印錢買美債,不會救美國政府。

​這等於給了特朗普“當頭一棒”。

​特朗普的“終極武器”可能通過關稅談判,迫使貿易順差國(如中國、日本)購買美債,或者計劃發行100年期國債,試圖鎖定低融資成本。但這終是一場夢。

​​還有,全球美債拋售後,當前美債收益率即將破5,這麼高的發債成本,特朗普如何承受得起。連美國財長貝森特都說“美債有違約風險”。

​債務危機不解決,接下來可能引發政府停擺、社保支付中斷,加劇社會矛盾。

​懂王的“關稅迴旋鏢”最終傷到了自己。高額關稅,直接導致進口商品價格上漲,加劇通脹。特朗普希望通過降息來緩解通脹壓力,但美聯儲並不買賬。

​近期,特朗普頻繁對美聯儲主席鮑威爾施壓,迫使其降息,不僅在公開抨擊鮑威爾“又遲又錯”,還多次威脅要解僱鮑威爾“炒了魷魚”。

​但鮑威爾不懼懂王淫威,多次強調政其策獨立性,表示決策將基於經濟數據而非政治壓力。

​美聯儲降不降息看兩個指標:通脹率和就業率。2%是通脹關口,低於這個數值就降息。今年第1季度美國的通脹率是2.4%,不具備降息條件。但這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如果失業率居高不下,若突破4.2%,可能觸發預防性降息,因爲通脹死不了人,而失業會死人的。

​外資機構高盛認爲降息預期爲2025年12月。

$BTC

$TRUMP

$IN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