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個人感覺,自從日內瓦談判以來,美國的決策系統貌似發生了變化。

這次經貿談判,美方的牽頭人是財政部長貝森特和貿易代表格里爾。一個是華爾街的鐮刀,一個是貿易談判的行家。這兩個人的任命和特朗普用人唯忠的路子毫不搭界,此次經貿談判也透露出一種昂撒人會識別強辨弱不碰硬的雞賊,可以說是華爾街對美國政策的重新掌舵。

事實上以特朗普那個班子開個會都能拉個喫瓜羣衆的水平,經濟政治這些宏觀的東西他真玩不轉,對他來說最好的選擇就是炒炒股炒炒幣,給自己撈點兒好處。

那麼新的關稅政策生效之後呢,目前美國到貨集裝箱激增300%,暫時也形成了中美聯袂玩轉全球的格局,這是短期最優解。

未來了?最大的生產國和最大的消費國肯定還是以對抗爲主線。但是短期美債和美元崩盤的概率降低,哪怕它四面漏風債務高企,美元霸權裹挾全球的格局仍將持續,比如與沙特的軍售協議就是這一體現。資本真是慣性強大,它會席捲全球讓你成爲它的其中一員,一旦崩盤了你也會成爲被波及者。假設,中國沒有強大的國防支撐,在美國的逼迫下被迫讓人民幣自由流動,那麼美元就會像衝馬桶的水一樣,成爲血洗中國一切值錢資產的武器,人民幣國際化也就會被扼殺在搖籃裏。

好在,時間在我們這邊,時間不會讓美國的製造業更強大,只會讓美國跟中國硬實力的差距持續加大,債務規模也會繼續擴大。國防方面,我們也會逐漸補齊對抗北約體系存在的個別裝備不達標、整體建設不足的弱點。

我個人一直都堅持,是勤勞又內卷的中國人民所創造的廉價的中國產品供養了歐美人民的高福利生活,其實內心也希望這次中美硬碰硬脫鉤到底一次給他拉爆!現在一切迴歸正軌,那就再多一點耐心,多保重身體,在幣圈多搞一點美金來拉動內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