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Crypto Unfiltered
編譯:Block unicorn
前言
Z 世代不僅改變了社交媒體格局,他們還在重塑世界對金融的看法。許多年輕人在學生貸款、飆升的通貨膨脹和不確定的就業市場中長大,對傳統銀行業務產生了深深的懷疑。
但這種不信任的根源是什麼?爲什麼它可能使加密貨幣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具吸引力?
銀行顯得老舊、緩慢且脫離實際
對於大致出生於 1997 年至 2012 年之間的 Z 世代來說,銀行常常感覺過時且反應遲緩。想象一下,在實體銀行排隊、填寫無休止的文書工作,或者等待數天才能完成轉賬。對於習慣於 Venmo 或 Apple Pay 等應用提供即時滿足感的年輕一代來說,傳統銀行流程顯得不必要地複雜和緩慢。
但除了便利性之外,還有一種更深層次的不信任,根植於個人經歷。Z 世代目睹了老一輩人因銀行危機、高昂的費用和複雜的產品(這些產品對銀行的利益遠大於消費者)而陷入財務困境。2008 年的金融危機對老一輩人可能已經顯得遙遠,但其影響,如持續的學生貸款債務和經濟不確定性,至今仍影響着 Z 世代如今對金融的看法。
債務、通脹和就業不穩定:三重威脅
Z 世代面臨的財務挑戰非常嚴峻:
學生債務:美國學生債務總額超過 1.7 萬億美元,平均每個 Z 世代借款人揹負約 2 萬至 3 萬美元的學生貸款。與他們的父母不同,今天的畢業生面臨更大的債務,通常沒有穩定、高薪工作的保障。
通貨膨脹:2022 年通脹率最高達到約 9%,極大地削弱了購買力,使住房、食品和基本生活必需品的負擔更加沉重。銀行儲蓄賬戶提供的不到 1% 的利息無濟於事,進一步加劇了挫敗感。
就業不穩定:Z 世代面臨前所未有的就業不穩定。零工經濟、短期合同和自動化技術的日益使用意味着穩定的職業道路越來越少。財務不確定性已成爲常態,而非例外。
當銀行似乎無法或不願解決這些核心問題(收取高額費用、支付微薄利息、提供最小的靈活性)時,它們在渴望透明、便利和公平的年輕人眼中失去了信譽。
加密貨幣的吸引力:通過透明建立信任
另一方面,加密貨幣直接回應了 Z 世代的痛點,提供了傳統金融系統的替代方案:
透明性:支撐加密貨幣的區塊鏈技術提供了每筆交易的透明且可驗證的記錄。與銀行不同,區塊鏈數據無法被更改或隱藏,通過公開而非保密建立信任。
控制權:加密貨幣賦予用戶直接控制資金的能力。沒有銀行可以凍結你的資產、收取隱藏費用或限制你的訪問。這種自主性深深吸引了對傳統權威持懷疑態度的這一代人。
可訪問性和速度:加密貨幣交易可以即時、全球範圍內、隨時進行,無需等待期或文書工作。對 Z 世代來說,這種無縫體驗符合他們數字原住民生活方式的期望。
加密貨幣應用日益普及的真實案例
通過以下案例可以清楚地看到這種轉變:
PayPal 和 Cash App:這些在年輕人中頗受歡迎的應用現在直接在其平臺上提供簡單的加密貨幣交易,大大降低了採用門檻。
NFT 和數字所有權:非同質化代幣(NFT)通過將數字藝術品和收藏品轉化爲有價值、可交易的資產,激發了 Z 世代的想象力。僅 2021 年,這個市場就達到了 250 億美元以上。
去中心化金融(DeFi):像 Uniswap 和 Aave 這樣的平臺提供無中間商的金融產品,回報更高、費用低於傳統銀行。
底線:信任的轉變
銀行不會在明天消失。但對於一個受經濟不確定性塑造的世代來說,加密貨幣作爲替代金融系統的吸引力似乎是合乎邏輯的。加密貨幣不承諾輕鬆致富,但它確實提供了許多 Z 世代迫切想要的東西:財務獨立、透明和控制權。
對 Z 世代來說,對傳統銀行的不信任不是一時的潮流。這是向賦權和透明邁進的更深層次文化轉變的一部分。銀行可能需要適應,否則將有變得無關緊要的風險。
與此同時,加密貨幣不僅僅是一種投資——它正在成爲傳統金融的可行替代品,準備滿足這一代人對新解決方案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