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並不是一個暴富後破產的勸解故事,也不是一個藉助幣圈後翻身逆襲的故事,而是一個幣圈尋常人的普通故事。
幣圈像極了小說中盜墓,挖掘黃金,特點都是一夜暴富但風險共存。
一、幣圈故事
幣圈最早聽說於李笑來老師提出的比特幣,當時受到主流媒體影響,跟隨主流一致認爲這就是什麼龐氏騙局,一串數字空氣也有人買,沾沾自喜的認爲玩比特幣的都是xx,自己纔不會被騙呢,那年是19年。
直到我真正進入社會的切實體驗與大量閱讀某乎,才意識到這個社會本質就是如此,我纔是那個隨大衆的xx。
不得不感慨:我居然錯過了這樣的機會,然而直到入圈三年後才發現,即便給我機會我也把握不住。
二、我的幣圈生涯
應該是15年某月開始接觸了比特幣
開啓了賭博/交易生涯。
真正吸引我進入幣圈這個市場的是幣圈明星涼兮。許多人依然如此。他做了一件事,一個夜晚2000塊變成2000w。如果你不信,那說明你是圈外人。
一夜暴富的夢通過這個案例必然的吸引了一羣圈外人的注意。就像彩票中大獎一樣,這個市場更特殊的是它並不完全依靠運氣,並且近乎自由,沒有明面上的黑幕,每個人都可以憑藉自己的“實力”賺錢——因爲你是可以自由買賣的,並不需要等待彩票那樣等待開獎號碼博取那近乎於無的概率。
涼後續的故事還有,涼的破產欠債隕落是一個符合大衆意願的結局。於此相對的故事還有誰誰誰幾百萬,幾千萬後一波爆倉破產,又有誰誰誰虧了多少多少,牛市一波又賺了多少多少。
意氣風發的進入幣圈的我始終是過客。哪怕我是如此努力的專研交易技術,差點弄一個交易領域的賬號。直到我終於玩怕了,我刪除了那些“無用”的文章,哪怕那些文章可以爲我提供流量。
合約技術分析玩不動了——那壓根就是賭博,就是賭也玩不過,哪能怎麼辦呢?
二、假如時光倒流
李笑來老師很早就提到過定投和複利這兩個概念,他是一個長期主義者。然而作爲普通人的我無法忍受以年爲單位的複利積蓄時間,操之過急自然把這些拋之腦後。
在(主動與被動)這本書中提到過“穿透時間的力量”,週期趨勢與循環。這在我入圈後的今年終於體會到了這句話的含義。
入圈的21年年底,比特幣最高漲到69000美元,之後一路跌倒20000以下,到現在又漲到了72000。而這種週期在幣圈早已經上演,卻少有人把握。
其中山寨幣更是以十倍百倍的冒頭。
由於工作的不穩定,加上合約賭博,本金的缺乏。我本有機會介入這段撿錢的風口,然而同大多數人一樣沒有那個耐心,幾個點就出了。
我踏空了,這是一個比爆倉更悲傷的故事。
人多少會吸取一點教訓的,
事後諸葛亮來看
如果我當年有穩定的收入來源,一年最少3w丟進去
如果我當年不觸碰高倍合約,越跌越買從2w到7 w3倍的盈利,再加上個位數槓槓定投。
如果這樣持續下去複利,隨便提出來一部分可以無憂無慮生活幾年,精心去做互聯網多少會有一點小成就。
那麼兩年下來最少5w本金5倍利潤。這也不算少了。
如果再過幾年,比特幣到達10w,那再回頭來看又當如何。此生獲得百萬身家並不算夢,而僅僅靠打螺絲的話至少你再怎麼往後翻歷史也不可能出現——而這足以保證自己自由很久了不是,低調一點此生都不用再出賣自己的時間。
當然這一切的如果毫無意義,展望未來。
真正相信時間的力量,選擇好的標的產品,等待。
多多少少親身穿越過一次牛熊的人,總會如此刻骨銘心。
所以把以上如果變成現實,從現在開始纔是未來。
此生百萬也許有望在30歲前實現——之前居然想在一年內實現。
最近我打算埋伏了一個準備爆拉的潛力幣,翻個倍還是很簡單的,同時也準備找一些潛力幣拿到年底,預期空間10倍以上是沒有問題的,想跟上的速度
#美国加征关税 #代币发射平台竞争加剧 #CPI数据来袭 #加密圆桌会议要点 #贸易战缓和
SUI TURMP BONK PEPE OM SOL PNUT NEI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