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威爾發言解讀

通脹歸因與決策依據:通脹的主要成因並非勞動力市場,而是關稅因素。關於是否降息,將依據政策制定者(此處以“金毛”代指相關決策者)的決定來判斷,債務可持續性問題不在其考慮範圍內。

經濟現狀評估:通脹形勢表現尚可,就業情況接近充分就業水平,整體經濟運行平穩。

稅率與通脹預期:當前稅率仍高於預期,存在引發長期較大通脹的可能性。

降息條件:對於失業率降至何種程度纔會降息尚不明確,需依據未來實際情況,綜合衡量通脹和就業兩大目標。只有明確哪個目標距離實現更遠,以及實現目標所需的時間,才能做出決定。

經濟形勢判斷:有足夠資本等待形勢發展,就業狀況穩健,經濟尚未出現衰退跡象。儘管第一季度GDP下降0.3%,但這是進口因素導致的扭曲,可暫不考慮,繼續觀察政策制定者的行動。

談判與決策關聯:在相關談判未取得結果之前,難以做出決定。由於談判未達成結果,無法準確衡量其對通脹的實際影響,所以暫時無法明確相關決策。

經濟現象迴應:當被問及如何看待中國港口出貨量大幅減少及其對美國的衝擊,以及雙方僵持不下的談判時,鮑威爾表示,其職責主要在於通過加息或降息來影響居民需求,供應鏈問題和談判事宜不在其職責範圍內,談判是政策制定者的事情,與美聯儲無關。

FOMC聲明要點

利率決策:以12-0的投票結果,決定將基準利率維持在4.25%-4.50%,這是連續第三次保持利率不變。

就業前景:失業率趨於穩定,勞動力市場表現堅韌。

縮表情況:將繼續按照當前速度削減國債和抵押貸款支持證券(MBS)的持有量。

通脹前景:當前通脹率仍略高於預期,高失業率和高通脹的風險有所上升。

經濟前景:經濟前景的不確定性進一步增加。儘管淨出口的波動對經濟數據產生了一定影響,但經濟活動仍以穩健的速度擴張。

需注意,以上內容中“金毛”等表述爲一種通俗化指代,在正式經濟分析中,應準確對應相關主體。同時,對於經濟形勢的分析和政策解讀,會因不同視角和後續發展而有所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