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們搞清楚我們處在什麼週期中,
投資賺錢也就是手到擒來的順勢而爲。
01、人生髮財靠康波,絕非玄學,
而是對經濟規律的敬畏。
2025年,我們站在舊週期的終點與新週期的起點,毫不誇張的說錯過2025-2026年幣圈的人,大概率會後悔一輩子。
唯有看懂趨勢、敬畏風險、保持彈性,
方能在第六輪康波中,成爲“命”與“運”的贏家。
富人圈子裏有一個人人皆知的祕密,那就是人生的成功主要靠週期,而不是靠努力,不知道大家信不信,反正我是深信不疑。
不信你看看中國最近20年發家致富的那些人:
山西的煤老闆,大字不識一個,不懂商業模式,不懂企業運營,找到一個煤礦就死勁的挖,然後渾身都戴上了999k的足金項鍊。
還有北上廣深這些大城市的包租公,很多隻是小學畢業,普通話都說不清楚,但他們一個月的收入,夠你花半輩子。
你要說比努力,我認爲不管是在工地的農民工兄弟,還是寒窗苦讀十餘年的大學生兄弟,都比他們要努力,可人生的差距大得超乎我們的想象。
這就是週期的力量,你不需要多麼努力,只要踏對時間節點,就能比其他人少奮鬥幾十年。
說回投資,週期性來源於投資的一次性支出和收入的分期性之間的矛盾,以及投資的確定性支出和未來收入的不確定性之間的矛盾。
有的投資,需要長達幾十年的持續進行,才能收回投資。有的,可能只需要幾天時間,就能賺回來,有的需要10年,有的需要5年。
根據回報週期的不同,週期可以分爲好幾個類型。
02、基欽週期:短週期
1923年,英國統計學家基欽對1890—1922年間英國與美國的物價、銀行結算、利率等資料進行詳細研究後,在«經濟因素中的週期與趨勢»一文中指出,經濟週期實際上有主週期與次週期兩種。次週期平均長度約爲40個月(3~5年),一個主週期包括兩個或三個小週期。這種平均長度爲40個月的週期。
漢森根據資料計算出美國在1807—1937年間共有37個這樣的週期,其平均長度爲3.51年。
基欽週期,也叫做庫存週期,因爲驅動基欽週期的主要動力是庫存。如下圖所示,過去20來年,中國產成品存貨的週期性完美匹配基欽週期。
爲什麼會這樣呢?
我們前面提到了,週期產生的主要原因是投資的一次性支出和收入的分期性之間的矛盾,以及投資的確定性支出和未來收入的不確定性之間的矛盾。
這是更加深層次的原因,在這層原因之上表現出來的是,緩慢供給與快速需求之間的矛盾。
我們只需要一夜的時間,就可以決定明天喫不喫肉,但豬肉的養殖週期需要6個月。我們只需要1夜的時間,就可以決定是否擴大光伏投資,但一個光伏廠的建設需要2年左右。
所以,當需求發生快速變化,而供給跟不上的時候,就會發生供不應求→供給過剩的轉變,中間將伴隨着庫存的週期性變化。故而,典型的庫存週期包括四個階段:主動補庫存,被動補庫存,主動去庫存,被動去庫存。
爲什麼這個週期是40個月呢?
一方面是因爲很多行業的擴產週期在1-2年左右,擴產結束之後往往基本面就會發生改變;另一方面是債務週期了。
一般來說,企業發債的週期在2-3年。比如,最新數據,商業銀行債中,二級資本債、銀行永續債以及一般商金債加權平均成交期限分別爲3.53年、3.34年、2.08年,到期就得還錢,形成收縮的壓力。
所以,庫存週期的高低點,往往也會伴隨資金的寬鬆以及緊縮,有時候,還會有比較明顯的通脹變化。供給不足的時候,庫存不足,物價上漲,帶動價格上漲,通脹上升帶動利率上升,從而壓制需求,供給恢復,然後進入供給過剩階段。
在這個過程中,就會伴隨資產價格的上下波動。投資者只需要在波動的底部買入,高位拋出,自然就是乘風而起。
03、朱拉格:中週期
1860年,法國經濟學家朱拉格寫了一本書叫做(論法國、英國、美國的商業危機及其發生週期),書裏面提到危機或者恐慌的出現,並不是獨立事件,而只是經濟社會不斷面臨的三個階段中的一個,這三個階段就是繁榮、危機和蕭條。這三個階段反覆出現形成周期現象,平均每個週期是9-10年。
漢森把這種週期稱爲主要經濟週期,並根據統計數據計算出美國1975年-1937年,共有17個這樣的週期,其平均長度爲8.35年。
朱拉格週期,也被叫做固定資產投資週期。前面在短週期中提到,控制週期的是企業擴產的速度,而朱拉格週期背後的驅動因素是設備的更新換代。
因爲設備存在折舊,使用的時間長了,自然就不能用了。同時,由於技術的更新,舊設備的效率往往也根本不上,因而到了一定的週期之後,就需要買新設備,從而帶動一輪上行週期,等到設備更新完了之後,需求突然收縮,經濟進入下行週期。
固定資產的折舊年限在會計準則中有明確的規定,不同類型的固定資產有不同的最低折舊年限。其中,飛機、火車、輪船、機器、機械和其他生產設備的折舊年限爲10年。
因此,在衡量朱格拉週期的時候,喜歡用固定資產投資佔比GDP的比重來進行觀察。但,這個週期的時間,並不固定。比如最近的週期中,由於設備週期疊加了房地產週期,固定資產投資出現了長週期的下滑,這也是爲什麼中國這幾年這麼難熬的主要原因。
爲什麼朱格拉週期波動比較大呢?
其一,設備折舊週期差異比較大,小週期要服從於大週期。比如汽車有6-10年週期,房地產有20年週期,汽車就得服從於房地產週期;
其二,設備資金需求高,需要有信貸方面的政策配合;
其三,技術驅動更新,但技術的發展具有不確定性,有時候很快,有時候比較慢。
除了朱格拉週期,還有一種20年的週期,叫做庫茲涅茨週期,也叫房地產週期。1930年,美國經濟學家庫茲涅茨提出了一種與房地產相關的經濟週期,長度在15-20年左右,平均長度在20年。
其實,也很簡單,因爲人們購買房產的週期大概就是這樣,20多歲的時候買套房子成家,等到40多歲的時候改善型住房。同時,20歲左右生育,20年以後下一代成年,又需要住房。
04、康德拉季耶夫週期:長週期
1925年,俄國經濟學家康德拉季耶夫在(經濟生活中的長期波動)一書中,根據美國、英國、法國100多年內的批發物價指數、利率、工資水平、對外貿易量、煤炭生產量與消耗量等指標的變化,發現了一個比較長的經濟循環,其平均長度爲50年。
康德拉季耶夫把18世紀80年代到1920年分爲3個長週期:
①1789-1849(上25/下35,60年);
② 1849-1896(上24/下23,47年);
③ 1890-(24年上/)。
一個典型的康波週期,分爲回升、繁榮、衰退和蕭條。技術泡沫,通常是繁榮的標誌,供給側改革,往往是全球進入蕭條的標誌。
關於這個週期,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一句名言:人生髮財靠康波,這裏的康波,就是指的是康德拉耶夫長波週期,也稱爲康波週期。
什麼意思呢?
“我們每一個人的財富積累一定不要以爲自己多有本事,財富的積累完全來源於經濟週期運動的階段,給你帶來的機會”
“人的一生中,理論上來說有三次機會,如果一次機會都沒有抓住,一生的財富就沒有了,抓住了一次,你就至少能夠成爲中產階級,而這三次機會在康德拉耶夫週期中,有跡可循”
有人給甚至給過去一段時間的康波週期,進行了了系統的分類:
√第一次康波週期,始於1780-1790年,到1830-1840年結束,掀起了以蒸汽機、紡織機爲代表的的第一次工業革命,羅斯柴爾德家族在這一時期迅速崛起。
√第二次康波週期,始於1840-1850年,到1900-1910年結束,掀起了以鐵路、內燃機、鋼鐵爲代表的的第二次工業革命,在此時期,洛克菲勒家族快速發家。
√第三次康波週期,始於1910-1920年,人類進入電氣、重化工、汽車時代,到1960-1970年結束,福特家族乘時代之風書寫傳奇。
√第四次康波週期,始於1970-1980年,以互聯網、電子產品、通信技術騰飛爲代表,預計持續到2020-2030年之間,以比爾蓋茨爲代表的科技企業家創造了鉅額財富。
√第五次康波週期,預計從2020-2030年開始,以人工智能技術爲代表,輔以新能源和生命科學,到本世紀中葉達到巔峯,而這一輪康波週期,大概率將超越前四次康波週期,給人類社會帶來歷史性的鉅變,也將產生史無前例的社會財富神話。
關於康波週期,中國有一個非常有名的研究者,叫做周金濤。
2007年成功預測次貸危機,
2013年提出房地產週期拐點,
2015年成功預測了全球資產價格動盪,
並在2015年11月預言中國經濟在2016年一季度觸底。
人生髮財靠康波,就是他的名言。
他還有一句名言:“一個技術當它在追趕國的滲透到達了無孔不入的時候,一定到達了它生命週期的最後階段”。
可是,英雄早逝。但是,在他去世之前,也就是2016年的演講中,他斷言,2016-2026是康波的蕭條階段,現在的確有點兒蕭條。
具體來說,他認爲,1975至1982年是上一個康波的蕭條階段,本次康波從1982年開始回升,1991年到1994年的美國信息技術泡沫,是康波繁榮的標誌,當美國的泡沫破滅之後,後面經濟又增長了七八年,也就是到2004年是本次康波繁榮期,其實一直到2008年都是本次康波黃金期。2004至2015就是本次康波一個衰退期,而2016-2026年,將是本次康波的蕭條階段。
按照這套理論,這意味着2026年開始,又要迎來新一輪康波的回升週期,也是金融玩家的財富週期了,一個史無前例的大牛市,可能就在眼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