幣安新幣活動帶動用戶與交易量

近期,幣安(Binance)頻繁推出新幣空投與IDO活動,吸引大量用戶參與。特別是在 Alpha Points 機制的推動下,Binance Alpha 代幣的交易需求顯著增加。根據 @pandajackson 提供的數據,昨日 Binance Alpha 的交易量創下 2.76 億美元歷史新高。

隨著 Alpha Points 的參與門檻逐步提高,只要新幣活動持續具吸引力,Alpha 代幣的交易量與需求預期仍會上升。

項目質量與審核標準遭到質疑

然而,幣安新幣活動的審核標準也成為市場熱議焦點。許多社羣成員認為,只要項目方願意支付籌碼,幣安似乎就願意合作。例如近日幣安錢包公佈的第 15 期獨家 TGE 項目 MYX Finance 就被網友起底存在許多黑歷史。

MYX Finance 雖然是一個去中心化永續合約交易平臺,但過去卻曾經在比特幣網路上發行過銘文 BMYX,然而發行後卻暴跌 80~90%,團隊甚至直接撤出流動性,交易量僅剩 24 美金。

KOL AB Kuai.Dong 進一步指出,MYX Finance 背後孵化器 D11 Labs 還是專門孵化垃圾幣的機構,投資的項目在社羣劣跡斑斑。

沒想到一年多的惡劣事件,這次被社區挖掘出來了。梳理了下 MYX Finance,與背後 D11 Labs、張麗 的關係網,這家 D11 Labs 與 Web3Port 比較相似,都是孵化發幣集團。目前孵化和服務的有:MYX Finance、Zulu、Pell、Bool、Parasail。很多都是在社區,有惡劣影響和事件的項目,難評。。 https://t.co/RJlKdIfIN1 pic.twitter.com/3Ifu0FI3O0

— AB Kuai.Dong (@_FORAB) May 5, 2025

CZ 指控 Boop 創辦人,卻仍上架 Binance Alpha

另一事件也讓市場對幣安的審核機制產生疑問。幣安創辦人趙長鵬(CZ)日前在社羣指控 PancakeSwap 創辦人、同時為迷因幣平臺 Boop 的創辦人 Dingaling,涉嫌冒用前幣安高管頭銜,並聲稱他因老鼠倉行為而被幣安開除。

但儘管 CZ 表達疑慮,BOOP 代幣仍成功上架 Binance Alpha。這一決策讓市場質疑 Binance Alpha 是否存在審核不嚴或雙重標準。

引流與潛在風險

不可否認,幣安透過這些新幣活動:

  • 吸引大量新用戶。

  • 活化 BNB Chain 生態。

  • 降低自身責任(Binance Alpha 上幣不等同於 Binance 主交易所上幣)。

對用戶而言,參與新幣活動也獲得免費空投,似乎是雙贏局面。然而,這樣的策略是否在無形中縱容低品質項目進入市場,引發更深層次的產業風險?知名 KOL BroLeon 就在 X 上表示:

「幣安一直以來好歹選標的的能力在所有CEX裡面是頂級的吧,即便現在是Alpha,是最初級池子,也不能把劣跡斑斑的流水線項目往裡裝吧?不然不就是業界領頭羊在縱容劣幣驅逐良幣嗎?」

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