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的本質:一買一賣(低買高賣)
資本的本質:槓桿(高低不同)
除去常見的貸款、融資、融券、期貨等,任何一種商品都自帶槓桿屬性,哪怕是現金,在年化CPI 5%的情況下,其槓桿屬性也是100:5。跑不過槓桿,你的資本都在貶值。
司馬遷在(史記·貨殖列傳)中有一句精闢的話:“以末致富,以本守之”。基本就講清楚了資本的運作本質。

(1) 資本運作1:以時間做槓桿(低槓桿)
爺叔說:時間決定一切
案例1:1990年12月1日,深圳股市新股大擴容後,A先生和他一手打造的私募基金遭受重創,他們低價拋售的股票裏有一部分由阿寶接盤,阿寶敏銳覺察到了機會,低處接盤,籌碼2年內由幾十萬到達數百萬,接近10倍漲幅。
案例2:我們這羣打工人,學習數十年,辛辛苦苦憑技術掙錢,最終依靠時間成本(槓桿),獲得了每個月的資本收入(工資)。
(2) 資本運作2:以空間做槓桿(高槓杆)
顯式的資本空間槓桿:
案例1:阿寶1:1配置接盤服飾公司,成本價10.88。強穆傑讓操盤手把股價從18塊8做到阿寶定的10.88的開盤價,阿寶的資產就全部清零了,阿寶想把手裏的股票拋掉,結果無人接盤。
案例2:2024年初,大量雪球發生敲入,而雪球的槓桿差不多是1:4。
隱式的信息空間槓桿:
案例1:1993年底,汪小姐憑藉對外匯的敏銳度,用超低價接單沃爾瑪,明確美元結算。1994年元旦當天,國家宣佈外匯並軌,外匯差價從此成爲歷史,人民幣匯率大漲,一夜之間汪小姐訂單扭虧爲盈。
案例2:阿寶接手服飾公司,本來服飾公司準備的10配5,或者10配10消息的。最終未能成型。 現實中大量公司的年報、季報等,有人提前知悉,內幕交易,都屬於這一類。
案例3:爺叔對於江浙滬一帶的所有服飾廠商的信息把握、飛機航班、黃河路、南京路等的情況把握,簡直了如指掌。如果沒有阿寶,汪小姐在劫難逃。
隱式的技術空間槓桿:
案例1:1993年中秋節前一天,強穆傑憑藉國外的經驗,率先操盤中國證券市場上第一起兼併案----寶瀛大戰,讓操盤手大量買進601瀛洲實業這隻股票,最終拼接技術以2億盈利2億。
(3) 資本運作下的人性:阿寶服飾公司之敗局分析
馬克思在(資本論)中的經典論述如下:
如果有10%的利潤,它就保證到處被使用; 有20%的利潤,它就活躍起來; 有50%的利潤,它就鋌而走險; 爲了100%的利潤,它就敢踐踏一切人間法律; 有300%的利潤,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絞首的危險。
阿寶1:1配置接盤服飾公司,成本價10.88。
爆倉的三個發生條件:
(1) 曾經一起跳河情誼的 小寧波 撤資(3000w);
(2) 曾經彼此互有情愫的 李李 撤銷抵押合同(3000w);
(3) 曾經助力拿到上市資格的 服飾公司 發佈低預期的年報信息(不分紅不派股);
但凡其中任何一個條件不滿足,阿寶都不會爆倉。然而事實是,每一個條件都滿足了。
人性在資本之下,顯得蒼白無力。資本市場,不相信眼淚(人性)。
事實上,黃河路何嘗不是另一個資本市場。
(4) 資本運作4:以末致富、以本守之
在影片結束時,阿寶說:唯有土地與明日同在。阿寶放棄了300w股齊山煤電原始股或者現金,選擇退出資本市場,保留自己的土地。
阿寶以末致富賺了很多錢,提前很多年就開始佈局本的生意,買下了一大塊地,地,就是本。
司馬遷的原意:
“以末致富”是指通過發展工商業等非農業產業來積累財富,因爲這些行業往往具有更高的利潤空間和更靈活的經營方式,有可能在較短時間內帶來豐厚的經濟收益。
而“以本守之”則是指在積累了財富之後,要回歸農業或者基礎產業,把投資重心轉向土地、農田等相對穩定、持久且具有保障性的產業,以此來保全和穩固已經獲得的財富。
阿寶做到了。
唯有土地與明日同在,這句話來自一本書——(飄)。這本書是雪芝最喜歡的,爲了和雪芝有共同話題,我相信阿寶一定讀了很多遍。
雪芝一直想改變命運,最終命運輪轉之下,阿寶依靠(飄)中的這句話,以本守之,成功躲開了1994年的超級股災(大盤從1000點暴跌到300點),持續時間7年,阿寶如果當年執意留在股市,將死得更慘。
而同期,中國完成了分配住房到商品房改革,土地價值飆升。
讓我們一起期待,每一個冬去春來。
(5)(繁花)投資、交易啓示及思考
1、“紐約的帝國大廈曉得吧?從底下跑到屋頂,要一個鐘頭,從屋頂跳下來,只要八點八秒,這就是股票。想從股票上賺錢, 先要學會輸。”
(繁花)的故事從股市開始。股市瞬息萬變、風險莫測,不確定性是投資市場的常態,冷靜面對市場的波動和不確定性是投資人的第一課。
投資者通過了解和接受可能出現的虧損,才能更謹慎地對待投資,避免盲目追求高回報而忽略風險。如果不能接受短期的損失,也將很難收穫長期的市場回報。
劇情的最後阿寶說,“這兩年我地板也摔過了,天花板我也見到過了,我知足了。以後有電梯我就坐電梯,沒電梯我就爬樓梯,我都可以的。”
在股市裏有時候也是這樣,好不容易賺到了錢,在一次大的回撤中就有可能損失殆盡。因此,在做資產配置時,要留有餘量做好分散化,切記不要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裏。
2、“大暑之後必要大寒。一定記住,這是規律。”
表述了季節變化的週期性規律。無論是宏觀經濟還是中觀維度的行業,都存在週期性變化。
沒有永遠只漲不跌的市場,也沒有隻跌不漲的市場,均值迴歸是投資市場不變的規律。大部分投資者覺得市場漲跌週期背後是經濟的週期。
高潮和低谷是常態,沒有人能夠一直順風順水,在得意時我們需要保持謙遜和警覺,避免驕傲自滿;在低谷時更得保持積極和樂觀的心態、尋找轉機和希望。
3、“市場永遠是對的,錯的只有自己。衝得太快,逃得太慢,肯定是要喫癟。頭頂在肩膀上,腳長在自己身上,只要保護好自己,機會永遠比風險大。”
市場是聚衆人智慧的場所,市場價格形成於全體的參與者,每個漲跌都是一個角度和思維過程,每一個價格的形成都是衆多參與者賣出與買入的共同結果表現。作爲投資人,要尊重市場,敬畏市場。
4、“做生意不是比誰賺得多,要看誰活得長,不要想着一步登天,要一步一個腳印,穩紮穩打。”
人生是一場馬拉松,活得久跑得遠比跑得快更重要。在投資領域,追求快速的回報和短期利潤往往是風險高的做法,每個週期都有獲得高收益的人,但拉長時間週期看,還能做到每三年賺一倍、十年賺十倍的投資者鳳毛麟角。
5、“我這個人,只做自己懂的事,這樣忙進忙出,還知道自己在忙什麼。那些我不懂的事情,寧可選擇錯過。”
對投資者來說,最重要的不是能力圈的範圍大小,而是如何能夠確定能力圈的邊界所在。正確地認識自己的能力邊界,承認自己不懂也是需要勇氣的。
股市上市公司的行業和業務千差萬別,影響經營的內外部因素各不相同,所涉及的專業知識五花八門,只投自己看得懂的企業,避免踏入未知的陷阱。
6、“今天的太陽,曬不到明天的衣裳。時間,決定一切。”
深刻地揭示了時間的無情和人生的無常。太陽每天東昇西落看似週而復始,但每一天的太陽都是新的,它無法照亮過去,也無法預熱未來。我們只能活在當下,感受時間的流逝。
無論是商業巨頭的興衰更替,還是普通人物的悲歡離合,都逃脫不了時間的魔掌。爺叔和阿寶的崛起和沉淪,這些人物的命運,無不昭示着時間的無情和人生的無奈。
時間公允地對待所有人,時間花在哪裏,機會就會出現在哪裏。但同時,時間,也是最大的不確定性。特別是在投資上,早一步、晚一步,結果都大不一樣。把握和珍惜當下,方可把握屬於自己的機遇。
7、“心可以熱,但頭要冷 。”
市場情緒往往是非理性、捉摸不定的,階段性的市場狂熱在股票市場中很常見,特別是在牛市的時候,大多數投資者都會進入狂熱狀態。
遠離市場情緒,冷靜理性地進行判斷,永遠不要在極端市場情緒下做投資選擇和決策。
具備獨立思考的能力對於投資者來說很重要。要想在這個殘酷的充分競爭的市場中生存下去,真正能夠靠得住的,是自己不斷學習與實踐。
8、“只有看到未來,纔會有未來。”
悲觀者正確,樂觀者前進。投資者應有遠見,不僅要看當下,更要預見未來的趨勢和變化。耐心等待投資成果,只有對市場有深入的瞭解和獨到的見解,才能把握住未來的機會。
對於價值投資,往往需要跨越較長時間週期,難免會遭遇各種挫折甚至失敗,切身體會長期的橫盤震盪、下跌、情緒上的沮喪、焦慮甚至自我否定。熬得住,無視短期市場波動的干擾,長期持有優質資產,才能享受資產長期增值所帶來的收益。
兄弟們下次再看(繁花),或許能從 “滬上商戰” 中,讀出更多關於財富的真相。
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