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很少聽說有大學生畢業要創業了,周圍的小店鋪、小公司也越來越少,爲何會這樣?

我認識個開奶茶店的張哥,昨天突然把經營五年的店鋪轉讓了。原因讓人哭笑不得,新來的00後店員帶着大夥兒找他要社保。這家小店總共就8個員工,從開業起就沒交過社保,招工時也都提前說明過。

上週新來的小姑娘算了一筆賬:"張哥,咱們這杯奶茶賣15塊,按法律規定您每月得給我補800多社保錢。"其他店員原本都不吭聲,被她這麼一鼓動,全都跟着說要補繳,不然就找勞動局。張哥掰着指頭算賬:要是補繳五年社保,得搭進去二十多萬,這買賣實在做不下去。

現在最諷刺的是,除了那個00後姑娘,剩下七個老員工都後悔了。王姐拉着張哥說:"要不您重新開店吧,我們不要社保了。"可張哥心涼透了:"現在年輕人維權意識強,我這小本生意根本扛不住正規軍打法。"

要我說這事就像照妖鏡,照出了三個扎心現實:

1. 年輕一代真敢較真。人家拿着《勞動法》當盾牌,句句在理。就像奶茶必須加珍珠,上班就得有社保,這屆年輕人活得明明白白。

2. 小老闆也有難唸的經。張哥的奶茶店毛利不到30%,真要規規矩矩交全五險一金,每月得多掏近萬塊成本,相當於白乾半個月。

3. 老員工最是尷尬。當初爲保住飯碗忍氣吞聲,現在既想要保障又怕丟了工作,到頭來兩頭落空。

不得不說,現在做個小生意,當個小老闆,風險是越來越大了,搞不好錢沒賺到,還得背上一屁股債,所以創業的人是真的少了。

翻翻《勞動法》,規定很詳細,但是感覺是按照那種國企、大企業的條件制定的,就一般的個體戶幾個人,每天那點營業額,哪有錢做這麼全面的保障啊,不過是帶着幾口人自力更生混口飯喫而已,如果要求他們按照世界500強那樣保證,那也只有關門了。$E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