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發幣送飯,賭局還是佈局?
近日,京東在香港高調發行穩定幣JDG,同時又大張旗鼓殺入紅海一片的外賣市場,若只將之視作尋常商業擴張,未免流於表面。細觀其佈局,實乃“困獸猶鬥”,亦是“背水一戰”。
先說發行穩定幣。表面上,京東打着“科技創新、跨境支付便利”的旗號,實則另有三重深意:
一則,打通境外資本血脈
二則,押注未來貿易新秩序
三則,數據霸權新戰線
至於大舉進軍外賣,似乎令人錯愕:在美團已經封神,餓了嗎夾縫中苟活,堂堂電商巨擘,何以自降身段,去啃那塊利潤微薄、競爭慘烈的骨頭?但若換個角度思考,這背後其實是一次“被迫的突圍”。
馬太效應下,電商流量增長早已見頂,直播電商、社區團購、即時零售等新戰場紛紛開打。美團在外賣中建立的即時配送網絡,已成無可替代的基礎設施。京東若不插足,未來“即時零售+外賣+到家”一體化的閉環便將拱手讓人。可以說,京東此舉正應了《孫子兵法》所謂:“勢之可得,與之;不可得,務守之。”眼見守不住,唯有以攻爲守。
同時,外賣行業表面“髒累苦”,實則潛藏最後一塊用戶高頻場景金礦。擁有用戶即擁有未來,哪怕盈利遙遙無期,京東也不得不硬着頭皮“燒錢換命”
綜合來看,京東發幣與送飯,表面是兩條戰線,實則同屬一盤大棋:一邊打通國際資本活水,一邊夯實本土用戶基盤;一邊籌謀未來貨幣版圖,一邊爭奪即時零售入口
但,狂飆突進之下,亦藏隱憂。無論是穩定幣監管風險,還是外賣補貼惡戰,都不是易於之事。倘若操之過急,或爲外患所困,或爲內耗所擾,最終落得“鷸蚌相爭,漁人得利”,未可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