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 ETHOS 火出天際了,據說未來比 Kaito 還要牛逼,但是邀請碼太難找!周圍人都沒有,只好進入官網的邀請目錄查看下Invites available中哪位用戶還有剩餘的邀請碼,然後硬着頭皮點進去他們的推特私聊求碼,問了好多人都沒反應,瀕臨絕望之際,總算一位好心的外國大佬 0xWorkhorse 回覆我了,並邀請了我,總算讓我上了車。

上車以後還是糊塗不知道咋玩,還好遇到 @泵泵超人 教給我基本的玩法,就是邀請大家進入我的介紹頁 https://app.ethos.network/profile/x/uniswap12

進入後,點擊下圖的Review 和 Vouch ,Review 是寫點對我的評價,然後看到誰評價自己了,也去評價下人家,這樣雙方都會獲得XP積分,至於 Vouch 是質押ETH相互做擔保,這個涉及資金了沒錢可以不搞,光 Review 相互評價下即可。歡迎大家來評價,我看到一定回評。

據說還有兩種方法可以弄到邀請碼,一個是去 #ETHOS 的DC裏卷。還有個辦法是去找Tako 的人要,他們與Ethos剛官宣建立了合作伙伴的關係。

拿碼後去谷歌商店下載一個 ethos的插件,這樣子就可以很直觀的在看到每個博主在Twitter和Kaito等平臺上顯示的Ethos評分。

然後找了幾位寫了有關Ethos內容的老闆學習了一下,他們寫得特別好特別專業,我也纔開始摸索,很多深層次的東西沒有思考得很清楚。想更深入參與的寶子可以移步上述幾位老闆的推特去研究。

不過我也來談一點我的理解。

簡單來說,Ethos是一個基於區塊鏈的聲譽體系。它不像傳統的社交媒體那樣只看流量、點贊或者轉發,而是試圖通過AI和鏈上數據,給kol、內容創作者、甚至普通用戶貼上一個更深層次的“信譽標籤”和可量化的“聲譽值”。

近段時間我也一直有在參與Kaito,瞭解ethos之前,我以爲Ethos是與Kaito是差不多的項目。但研究對比之後,才發現兩者其實差異挺大的。

Kaito是“Yap-to-Earn”的模式,通過AI分析推文的質量和互動,給用戶發Yap積分,積分與空投掛鉤。Kaito的邏輯很簡單:發的好內容越多,吸引的聰明賬戶越多,積分就越高。

但Kaito也有軟肋。Kaito的積分系統雖然公平,但容易被刷量玩家鑽空子,比如哪個項目火,推特就會被哪個項目刷屏,同質化內容或者抱團互捧,這就讓Kaito的排行榜有時候更像個營銷遊戲,而不是真正衡量內容價值。

Ethos則是另一種模式,聲譽體系機制——通過點對點評價、質押和懲罰機制評估用戶或賬戶的信譽。

Ethos可能會分析你的內容是不是真有價值,是否長期靠譜。這種深度評估,理論上能讓真正有價值的內容創作者脫穎而出,而不是被“流量爲王”的規則淹沒。

相比之下,Ethos更關注的是內在質量,而不是隻看粉絲數或者熱度。這點跟Kaito的“向外”策略——主要量化KOL的流量和影響力——形成了鮮明對比。

雖然兩者的維度不同,但其實是互補的。一個管流量,一個管信譽。

Kaito的評分靠AI算法,數據驅動,客觀但可能冷冰冰;Ethos的評分靠信譽評價,主觀但更有“人味”。兩者相結合才能真正定義價值。

目前Ethos還在早期,需要邀請碼才能深度參與,內容創作者可以用我上面推薦的辦法去卷邀請碼。

今天剛上手就先寫這麼點了,後面摸上點門道了再來跟大家分享!

$KAI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