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戰的拉鋸》
“我”在談判桌上合上筆記本時,窗外的暮色正染紅了半邊天。連續三輪的磋商讓會議室的白熾燈陷入了疲倦,可國際局勢的緊繃卻剛剛開始。這份最新關稅清單的調整方案在桌上攤開數十頁,黃色便籤標記的爭議點彷彿在嘲諷我們的努力。
“貿易戰絕不是速戰速決的閃電戰。”資深貿易分析師陳教授在內部簡報會上斷言,黑板上的歷史數據曲線正印證他的觀點:從1930年《斯穆特-霍利關稅法》到2009年中美輪胎特保案,經濟摩擦的陰雲總在貿易順差的山巒間徘徊。他舉起的咖啡杯在空中晃了晃,“就像這滾燙的咖啡,冷卻需要時間。”
第三個月亮升起時,我在辦公室的沙發椅上醒來,手機屏閃爍着美聯儲加息的新聞推送。落地窗外港口的裝卸起重機依舊忙碌,那些集裝箱上跳躍的燈光照亮了"中國製造"的鋼印。屏幕突然彈出貿易保護主義擡頭的國際動態,我嘆了口氣,起身走向堆滿文件的辦公桌——戰爭纔剛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