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iris、邵嘉碘
要說誰是 Payfi 賽道的「當紅炸子雞」,Morph 這個消費級公鏈應該可以佔據一席之地。
自 2025 年 2 月起,Morph相繼推出了 Morph Pay、Morph Black NFT 卡以及 Morph Platinum NFT,迅速成爲 Web 3 社羣與 PayFi 行業熱議的話題。
或許你會好奇,一個將自己定位成 L 2 公鏈的項目,爲什麼會轉向 PayFi?
曼昆律師的理解是:Morph 自始至終以「賦能開發者、打造觸動消費者心絃的應用程序」爲目標,致力於通過高效、安全、易用的區塊鏈平臺,讓區塊鏈技術成爲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進入 PayFi 賽道並非突發奇想,而是 Morph 在其消費級公鏈定位基礎上進一步深化,專注爲用戶以及生態應用提供更多元化的支付和金融服務。
不過,從當前社區的聲音來看,其在產品構建和商業邏輯上,還有進一步完善的空間。
而本文,曼昆律師也將從法律角度,基於 Morph 的探索,和大家一起探討這類 PayFi 產品的優化方向和合規途徑。
Morph 項目概覽
話不多說,首先讓我們來看一看 Morph 項目的路線圖。
2024 Q 1-Q 2:技術架構打磨期
在 2024 年初至中期,Morph 的核心任務是完善技術架構,爲平臺未來的用戶增長和去中心化應用提供堅實的技術基礎。
通過實現 zkEVM,Morph 增強了隱私保護和交易效率,同時,EIP-4844 技術解決了交易存儲和 Gas 費用問題,提高了平臺的性能和可擴展性。去中心化排序器的實現確保了平臺的去中心化特性,爲未來的大規模去中心化應用和用戶增長奠定了堅實基礎。
2024 Q 4:主網上線期
進入 2024 年第四季度,Morph 順利完成了主網的上線,標誌着 Morph 項目邁向了產品化階段。同時,模塊化架構的實現使得平臺在功能擴展和應用部署上更加靈活。通過提升平臺的性能和簡化用戶體驗,
Morph 在這段時間內爲開發者和用戶提供了更加高效和便捷的服務,確保了大規模去中心化應用的順利部署。
2025 Q 1:PayFi 啓動
隨着 2025 年 Q 1 的到來,Morph 迎來了其戰略轉型的關鍵節點。
通過 Morph Pay 這一創新產品,Morph 不僅從公鏈基礎設施邁向了金融服務平臺,還進一步拓展了 PayFi 賽道。Morph Pay 的推出不僅僅是支付工具的增加,它融合了虛擬資產與法幣資產管理、高收益賬戶和生態獎勵機制等多種金融服務,形成了完整的 PayFi 生態閉環。
此外,Morph 通過推出兩種 NFT——Morph Black NFT 和 Morph Platinum NFT——進一步強化了其 PayFi 生態。這些 NFT 分別綁定了不同的用戶權益,如專屬空投、支付優惠等。通過這些 NFT,Morph 不僅增強了用戶身份的綁定,還提供了積分獎勵和收益機制,進一步提升了用戶的參與感和平臺的粘性。
商業模型深拆
PayFi 作爲新興的區塊鏈賽道,結合了傳統的支付(Pay)和去中心化金融(Fi)兩大元素,旨在通過區塊鏈技術提供更便捷、高效且透明的金融服務。這個賽道不僅限於簡單的支付和交易,更涵蓋了多層次的金融功能,通過創新的產品和服務解決傳統金融體系中的痛點。
而與大多數 PayFi 項目相比,Morph 的 PayFi 核心模塊則有其獨特之處,除了傳統的支付和 DeFi 功能外,它還融合了 NFT 權益和激勵機制,在用戶參與度和平臺粘性上具有更多的創新元素。
1.賬戶管理 + 高收益機制
在 PayFi 生態中,平臺通常會爲用戶提供一個統一的賬戶管理系統,允許用戶方便地管理虛擬資產與法幣資產。這些賬戶不僅僅用於資金的存儲和轉賬,還要爲用戶提供高收益功能。
在 Morph Pay 平臺上,用戶可以通過單一入口管理其虛擬資產和法幣資產,從而實現資產的統一管理。此外,平臺提供了年化最高 30%的收益機制,用戶可以在享受支付功能的同時,利用該機制讓資產增值。此機制不僅爲數字資產持有者提供了潛在的回報,也讓傳統法幣用戶能夠體驗到類似的金融收益。
在該核心模塊中,需要注意的合規點在於:
收益承諾可能會引發監管機構的關注,特別是在收益結構不夠透明,或者資產流向和風險信息未明確披露時。平臺需要確保其高收益賬戶功能符合當地金融監管要求,並避免被視爲類資管產品或未經註冊的金融工具。
在部分司法轄區(如香港、新加坡),高收益產品會受到嚴格監管。平臺應當確保其透明度和風險披露符合法律要求,避免潛在的法律風險。
2.支付卡 + NFT 權益
在 PayFi 模式中,支付工具和激勵機制的結合是平臺吸引用戶的重要手段。通過提供多樣化的卡產品,平臺不僅能夠滿足用戶的日常支付需求,還能爲用戶提供專屬權益和獎勵。
在 Morph 生態中,Morph Pay Card 作爲核心支付工具,提供線上和線下支付功能。通過結合 NFT 激勵機制,持有 Morph Black NFT 和 Morph Platinum NFT 的用戶可以享受定製化支付優惠、特權和平臺獎勵,進一步提升支付體驗。這些 NFT 卡與支付卡的功能互補,除了提供支付便利,還賦予用戶更多定製化的 支付優惠、特權和平臺激勵。
Morph Pay Card 與 NFT 卡的結合爲平臺提供了支付和激勵雙重功能,打造了 PayFi 生態的核心模塊。用戶不僅享受支付便利,還能獲得長期金融回報和專屬權益,提升了平臺的用戶參與感和忠誠度。
在該核心模塊中,需要注意的合規點在於:
如果平臺涉及跨境支付和虛擬資產與法幣兌換,需確保支付工具符合反洗錢(AML)和客戶身份驗證(KYC)要求,並確保其在不同司法管轄區的合規性。
如果激勵工具(比如 NFT)賦予了實際收益或優先權益,它或可能會被視爲證券,尤其在美國和歐洲等市場。因此,平臺需要特別注意激勵工具的設計是否符合當地的證券監管要求,特別是如果它們與代幣發行或代幣預售等行爲相關聯時,可能需要風險披露並確保符合法規。
平臺需要清晰披露獎勵機制,確保用戶理解積分與代幣發行的關係,避免未披露的風險,並確保獎勵機制符合金融推廣規定。
3.積分 + 空投
在 PayFi 模式中,平臺通過設置積分系統、空投活動和引導行爲等方式,進一步激勵用戶參與平臺生態的建設。這些機制不僅能夠增加平臺的用戶參與度,還能夠在用戶行爲中埋設資產流動的路徑。
在 Morph 生態中,平臺通過積分(Morph Points)和空投激勵機制,進一步加強用戶的互動和參與感。用戶通過參與不同的活動、完成任務或交易,可以獲得 Morph Points,這些積分可以用來兌換平臺獎勵或參與空投活動。而這些空投往往是與未來的代幣發行(TGE)關聯的,用戶通過參與空投獲取的獎勵可能會成爲未來代幣的一部分。
Morph Points 的使用不僅限於積分兌換,還可能與用戶在平臺上的優先體驗、社區獎勵、NFT 卡權益等相關聯,進一步增強用戶的忠誠度和平臺的粘性。
在該核心模塊中,需要注意的合規點在於:
從功能上看,積分或者空投本質上也是激勵機制,因此和上面激勵工具一樣,如果與代幣分發相關,平臺方必須確保公開透明,履行風險披露義務,以遵守相關金融推廣法規和用戶所在地的證券法。
如果平臺通過積分和空投引導用戶進行某些行爲,如註冊、交易或加入社區,平臺應確保這些行爲符合相關的金融法規,避免未經許可的金融推廣。尤其是在不同地區,平臺需要特別注意虛擬資產相關推廣的法規要求。
曼昆律師總結
從 Morph 的探索可以看出,PayFi 作爲區塊鏈行業的新興賽道,正在逐步從支付工具的延伸,轉向具有更多金融服務功能的多維度平臺。通過創新的支付工具、去中心化金融服務、以及用戶激勵機制,PayFi 項目能夠爲用戶提供更加便捷且高效的金融體驗。
Morph 在這一過程中,通過結合支付與金融激勵機制,展示了這一賽道潛力,但其近期面臨的關於 NFT 卡的社區糾紛也表明,PayFi 項目在發展過程中仍需要更好地管理激勵機制和用戶期望。這些問題不僅僅是 Morph 特有的,而是整個行業面臨的挑戰。
因此,如何應對這些挑戰,或許會影響這一類 PayFi 項目的可持續發展。曼昆律師認爲:
1. 商業邏輯上,需要強化激勵機制與用戶體驗的平衡。尤其是涉及到 NFT、積分、空投等形式的獎勵。項目方在設計這些機制時,不僅要確保其能有效增加用戶參與度,還要考慮到用戶的長期忠誠度和生態粘性。合理規劃激勵與長遠價值的關係,才能避免「一錘子買賣」。
2. 運營管理上,需要特別注重與用戶的溝通。特別是在涉及權益分配、NFT 卡發行等敏感操作時,及時並透明地向社區披露所有關鍵信息,包括產品功能、權益和潛在風險。過於模糊的市場承諾或者沒有及時迴應用戶關切的情況,容易引發不必要的市場混亂和負面情緒,進而影響品牌形象和用戶基礎。
3. 合規要求上,PayFi 項目通常涉及虛擬資產與法幣的兌換、用戶收益承諾等敏感領域。雖然老生常談,但還是那句話,確保所有產品符合各地的金融監管要求,包括 AML/KYC、審查、風險披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