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很多人在說怎麼做 To C 的增長,其實 Web3 和 Web2 本質是一樣的。

從電商時代開始就有 B2B、B2C 的說法,放到今天的 Web3,項目要想活得久,還是得搞明白:怎麼把用戶搞進來、留住,再慢慢變成你的死忠粉。

To C 增長的本質,其實一直沒變——燒錢補貼,先把人拉過來,再慢慢培養用戶習慣。Uber 最早就是補貼大戰起家,現在京東也開始卷外賣了,靠的還是最傳統的“便宜第一槍”。

Web3 也是一樣,開局空投拉人氣——但問題來了:大多數項目還沒走到習慣培養這一步,就已經在 TGE 套現跑路了。比如 $xxx(很多不具體點名了),上線後狂拉一波,結果生態一地雞毛,老闆早就賺錢走跑了。

—————————————

但也有例外,比如 Initia @initia
一開始我也就是抱着擼空投的心態進來,結果擼着擼着,反而開始理解這個項目想幹啥,甚至有點上頭。5% 的開局空投只是 appetizer,真正的主菜是後面的 VIP 機制,25%的VIP獎勵和25%質押,加起來高達50% 代幣是用於生態的長期激勵。

—————————————

VIP 是 Initia 想出來的長效激勵方式
邏輯不復雜但很聰明:不是一次性空投,而是每兩週發一次獎勵 $esINIT,是鎖倉的 $INIT,不能立馬賣掉,需要你持續參與、活躍交互、維持得分,才能慢慢解鎖。你越認真參與、越活躍,拿到的獎勵就越多,反之就慢慢來或者拿不到。

—————————————

而這個“得分機制”也不是死板的
各個 Rollup 項目可以自己定義規則——你是做交易?加分;提供流動性?多加點;天天來簽到?也有分。玩法可以很靈活,目標就一個:別擼完就跑,而是持續用、持續參與。

你要是懶得天天交互,還可以把 $esINIT 鎖進 LP 池,賺點手續費,項目也順帶提升流動性,用戶項目兩邊都受益,設計得很合理。

—————————————

Rollup 開發者也能分激勵
你把生態搞得好,用戶活躍度高,那你就拿得多,反過來也倒逼他們持續運營和優化產品,而不是拿了融資後就不做事情。

—————————————

整個 VIP 的底層邏輯說白了就一句話:過去是“你來,我送錢”;現在是“你認真參與,我認真獎勵”。

Web3 的 To C 增長,不能靠一波熱度走完,還得靠機制穩長線。你不真心做生態,用戶怎麼可能真心留下?$Initia 這套 VIP,我只能說一句:現在擼的是空投,後面擼的是情懷(和真金白銀)。懂的,自然會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