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KE $BNB

Cake 是未來的 BNB?還是最大的敵人?

近年來,加密貨幣市場風雲變幻,尤其是 BSC(Binance Smart Chain)生態系統中的 PancakeSwap(CAKE),一直是 DeFi 領域的重要角色。然而,相較於它的兄弟 BNB,CAKE 的價格長期低迷,市場對其未來發展充滿疑慮。

近期,幣安創辦人 CZ 在社羣平臺頻頻提及 BSC 鏈上的「金狗」,強調 BSC 生態的強勁發展,這也讓市場開始重新審視 CAKE 的價值。作為 BSC 最大的去中心化交易所(DEX),CAKE 擁有龐大的交易手續費收入,但為何它無法像 BNB 一樣成為價值存儲的資產?

手續費狂收,但 CAKE 沒有找到出路

PancakeSwap 每天的交易量驚人,手續費收入極高,但問題在於:這些收益並沒有有效回饋到 CAKE 持有者身上。CAKE 的最大問題,就是它本身的通縮機制與賦能方式仍然無法支撐價格上漲。

CAKE 透過手續費回購與銷毀來減少供應,但同時 PancakeSwap 仍然發行新的 CAKE,供應壓力持續存在。與此同時,CAKE 的應用場景過於單一,主要用途仍集中在流動性挖礦與交易手續費折扣,這與 BNB 廣泛應用於交易手續費、Launchpad、支付等場景相比,顯得過於狹隘。

最大的敵人,其實是自己

CAKE 的困境在於,它雖然在 BSC 生態內擁有主導地位,但始終未能找到類似於 BNB 那樣的強大賦能模式。BNB 的成功來自於幣安交易所的多方位應用,而 CAKE 除了 PancakeSwap 本身,幾乎沒有其他強力的使用場景。

另一方面,PancakeSwap 的競爭對手也在崛起,像是 Uniswap 在以太坊 Layer 2 迅速發展,甚至 BSC 上的其他 DEX 也開始分食市場。CAKE 如果無法推出更多創新的應用,長期來看,可能會陷入持續通縮卻價格低迷的惡性循環。

CAKE 未來能否翻身?

如果 CAKE 想要成為「BSC 生態的 BNB」,它需要做的遠不只是回購銷毀,而是必須建立一個完整的價值捕獲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