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項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決定中,美國參議院銀行委員會以13-11的投票結果通過了《金融完整性與監管管理法案》(FIRM法案)。這項立法引起了立法者和行業利益相關者的廣泛關注,旨在通過禁止在監管評估中使用“聲譽風險”作爲因素來徹底改革金融機構的監管。那麼,這對金融行業意味着什麼?爲什麼會引起如此大的轟動?讓我們來分析一下。
什麼是FIRM法案?
FIRM法案是一項旨在解決聲譽風險在金融監管中作用的立法提案。在現行做法下,聯邦監管機構在評估銀行的安全性和穩健性時考慮聲譽風險——定義爲負面輿論可能對機構業務造成損害的潛力。然而,批評者認爲這一概念已被誤用,以基於政治或意識形態偏見針對特定行業、企業甚至個人。
FIRM法案旨在通過以下方式消除這種主觀性:
禁止聯邦監管機構在金融監督中使用聲譽風險作爲因素。
要求聯邦機構從指導、規則和檢查手冊中刪除所有關於聲譽風險的引用。
要求向國會提交關於實施這些變化的報告。
爲什麼聲譽風險具有爭議性?
聲譽風險長期以來一直是金融監管中的一個爭議問題。雖然它最初旨在幫助銀行管理與負面輿論相關的風險,但批評者認爲它已被武器化,以將某些行業和個人排除在金融體系之外。
例如,加密貨幣行業多次指責監管機構在聲譽風險的幌子下施壓銀行與加密公司斷絕關係。這種做法被稱爲去銀行化,導致許多加密公司無法獲得基本的金融服務,從而抑制了該行業的創新和增長。
法案的發起人參議員Tim Scott一直在積極呼籲需要解決這一問題。在最近的一份聲明中,他表示:“聲譽風險已成爲政治偏見的工具,破壞了我們金融體系的完整性。”通過從監管評估中去除這一因素,FIRM法案旨在爲所有行業創造一個更公平的競爭環境。
關鍵修正案和條款
除了關注聲譽風險外,FIRM法案還包括幾項旨在改善金融監管的修正案。其中一個顯著的新增內容是“經理計劃”,該計劃調整監管方法,以確保銀行監管與其風險特徵和商業模式相匹配。這一舉措被視爲朝着更有效的監管邁出了一步,減少了對較小機構的不必要負擔,同時保持了對大型銀行的強有力監督。
該法案還與特朗普政府的放鬆監管議程一致,該議程旨在簡化監管流程並減少經濟增長的障礙。通過消除聲譽風險等主觀標準,FIRM法案旨在創造一個更可預測和透明的監管環境。
行業支持與反對
FIRM法案獲得了包括美國商會、美國銀行家協會和區塊鏈協會在內的行業團體的廣泛支持。這些組織認爲,該立法將促進金融監管的公正性和透明度,確保所有企業都能獲得其發展的所需服務。
然而,並非所有人都對此表示支持。一些批評者擔心,去除聲譽風險的監管評估可能導致金融機構增加風險承擔。他們認爲,聲譽風險是對不道德或冒險行爲的重要制衡,其去除可能會破壞金融系統的穩定性。
對加密行業的影響
FIRM法案可能對加密貨幣行業產生重大影響,該行業長期以來一直面臨去銀行化和監管不確定性。通過禁止監管機構以聲譽風險爲理由將加密公司排除在金融體系之外,該法案可能爲該領域的更大創新和採用鋪平道路。
考慮到加密貨幣在全球經濟中日益增長的作用,這一點尤其重要。隨着越來越多的企業和消費者接受數字資產,確保獲得金融服務對行業的持續增長至關重要。
FIRM法案的下一步是什麼?
隨着參議院銀行委員會的批准,FIRM法案現在將提交給全體參議院審議。如果通過,它將代表金融監管的重大轉變,對銀行、企業和消費者產生深遠的影響。
隨着對該法案的辯論持續進行,有一點是明確的:FIRM法案引發了一場關於金融監管中主觀性作用及需要更透明和公正的系統的重要對話。它是否最終成爲法律還有待觀察,但其對監管格局的影響已經顯現。
結論
FIRM法案代表了美國金融監管改革的大膽一步。通過解決聲譽風險的爭議性使用,該法案旨在創建一個更加公正和透明的系統,支持創新和經濟增長。儘管仍面臨挑戰,但對該立法的廣泛支持表明變革可能即將到來。
隨着辯論的展開,金融行業的利益相關者將密切關注這項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立法如何塑造未來的銀行業及其以外的領域。
#FinancialRegulation
#FIRMAct
#BankingReform
#USSenate
#CryptoA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