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 PANews 報道,以太坊正在經歷重大戰略轉型,從以太坊虛擬機 (EVM) 過渡到 RISC-V 架構。這一轉變不僅僅是戰術上的更新,更是一次戰略上的徹底改革,可能標誌着一個類似於從工作量證明 (PoW) 過渡到權益證明 (PoS) 的革命性階段。採用 RISC-V 被視爲以太坊未來十年發展的關鍵要素,以太坊將專注於基礎性變革,而非漸進式改進。
以太坊對象格式 (EOF) 曾面臨諸多技術挑戰,此次轉型或將使其面臨淘汰。相比 EOF 的軟件優化,RISC-V 提供了更全面的硬件級革新。以太坊正在重新評估其創新路徑,從 Layer 2 解決方案轉向核心框架的根本性重構。這一戰略轉型體現了從外部擴張到內部創新的轉變。
零知識證明 (ZK) 曾是以太坊的熱門概念,但尚未充分發揮其潛力。目前,ZK 主要用於 Layer 1 和 Layer 2 之間的狀態證明,僅觸及了其功能的冰山一角。RISC-V 的引入可能會引發新一輪基礎設施開發浪潮,並有望推動隱私和可擴展性解決方案的進步。這可能涉及 zkMIPS、zkEVM 和 zkVM 的集成,以及並行 EVM 和硬件加速。
RISC-V 作爲硬件指令集,在以太坊的技術演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標誌着一次全面的革新。這一變革旨在擺脫過時的 EVM 系統,構建一個模塊化且靈活的生態系統。以太坊從依賴外部擴展的單體架構轉變爲核心增強的模塊化架構,標誌着一個新時代的開始。
歸根結底,以太坊向 RISC-V 的過渡並非簡單的技術迭代。隨着 Layer 2 的敘事變得擁擠,其優勢逐漸減弱,以太坊的技術團隊意識到需要回歸 Layer 1 的創新,以克服 Layer 2 生態系統部署的挑戰。這一戰略舉措旨在重新定義以太坊的競爭優勢。
儘管人們對“技術敘事”存有質疑,但以太坊對創新的承諾依然堅定。有些人可能認爲這只是又一個沒有立即應用的基礎設施創新週期,但它代表了一種積極振興生態系統的方法。